2014年6月26日

遣唐使眼中的中國

歷史課本提過日本在七到九世紀間曾向唐國派遣使者,學習文化與律令並進行交流,不過我對所謂遣唐使除了上述一行話以外,就沒多少其他認知了。剛好看見金魚提到這本,加上感興趣便向圖書館借來看。


只是說光看書名的話,我自己想像的內容是比較偏趣味性的,比如以透過遣唐使在異國的日常,來描繪當時唐朝的生活細節這樣的作品(像維梅爾的帽子),不過實際翻讀後……這部其實蠻嚴肅的,而且讀起來比較像論文,探討的重點大都放在典禮和儀式上。



作者古瀨奈津子很用心的從史料整理出,遣唐史曾參與的唐代朝廷與地方的各種儀式(連帶也介紹相關的宮廷配置)。除了闡述細節外,並與日本相類的儀式進行比 較與文化分析。如果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話應該可以收獲不少,我的話也不是全然不感興趣,只是說真的沒感興趣到可以開心讀一堆跪跪拜拜走位排序對答唱歌跳舞吃 飯喝酒的內容(如果有提吃什麼應該會高興一點吧,可惜沒有)。


於是整段閱讀過程基本上是「雖然知道了也算有趣,但其實沒那麼想知道,不過借都借了就看完吧,反正誰知道啥時派得上用場呢」這樣的心情。如果目標是看休閒的話,這本真的沒啥休閒度可言啦,以下就一些我覺得有趣的部分隨意講講(結果變成低水平的胡說八道)。


首先古代航海真的是很危險,翻開作者整理的遺唐使記錄(共約二十回,平均十六年一次)船難事故層出不窮,相較之下整個漂錯方向只是小事一樁,整條船下落不 明的也有。於是事情就很有趣了,要派往唐國當大使的話官不能太小,但那個大官會想冒這個風險出海呢?所以作者也直接挑明了,在決定使節人選上,應該會有相 當多令人玩味的政治折衝吧。


同樣的道理,船到中國時也很難有固定、統一的進港位置(同行的船漂到不同港口這種事不算少見),更多時候是漂到終於靠近陸地的時候,就衝上岸找鄉民問這裡是那裡,想辦法找到官府(也有時候是人家聽到消息自己先來)然後說明自己是日本來的使節團。


接著唐朝官員會先發給糧食(作者沒講明,但看那敘述感覺是應急用,再沒得吃會有悲劇危險……古代航海真不簡單啊)並上奏朝廷、兼提供後續食宿。再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上長安拜見皇帝,事實上能啟程的人數約略是整團的十分之一。


畢竟整趟旅費都是唐國包,想想會有人數限制也是理所當然的,更別提到了首都參與儀式時,還會再賜下不少高貴禮品,唐朝再有錢也不可能這麼凱(另外擔心機密 外傳也有啦)。於是這整個過程最花錢的肯定是唐朝國庫,連帶安史亂後為了打腫臉充胖子、對外國繼續擺出「大國風範」,只好設基金放高利貸以籌措財源……一 切都是面子問題啊。


唐朝和日本的儀式比較上,也可以看出唐代已相當中央集權,和日本天皇權力尚未能深入地方不同。另外作為鄰近大國,當時的日本透過學習、模仿唐帝國的律令與禮儀制度,正逐漸從較為原始的形態轉變為更加中央極權的國家。


雖然學回來的制度因為風土民情不同,有些用沒幾次就停下,也有些不久後就消失,但仍有相當多儀式不但留下來,而且深深內化成日本貴族的傳統。但我超想提一 件小事的,這是屬於日本自身的傳統,也就是在朝廷的元旦儀式中,有一環是抬個裝滿棉被的櫃子進場,然後以天皇名義一條一條點名發下去……


沒錯,我知道古代棉被很貴,而且棉被超重要沒有棉被真的會冷死,不管男生女生結婚時都應該要帶上幾條棉被,這是很正經的事。但一想到最高規格的國家慶典, 舉行到尾段會開始點名發棉被……我的笑點就是被戳中了對不起(掩面,這也不是以今非古啦,就有時候文化差異很有趣嘛……)


據學者推測,這儀式有讓臣下也能分享天皇的靈與之同在的意義,不過很正經的一句話進入我的腦袋後,卻自動接上一句「每天晚上都可以感覺天皇替自己蓋被被」……嗯,真是皇恩浩蕩都不敢做壞事了有沒有?


好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被子拿回家是會真的拿來蓋,還是要裱起來留給後代子孫收藏(這是天皇賞賜的被子呀!)或其他怎樣,不過總之送被子這件事激發了我無限的想像力!!!


相較之下唐朝儀式就很正(平)經(淡),酒很多酒喝不用怕,都還沒吃到東西就先喝一堆酒,走走停停一直行禮行個沒完沒了,整個過程看下來氣勢雄偉、規模恢 宏、排場驚人,但感覺傷肝又傷腰,只能說越能展現威嚴的儀式就越折騰人喔 ~(慘了,寫一寫我突然覺得送棉被好親切喔,每年都可以領一條新被子回家感覺還蠻實在的啊 <- 以為是股東大會的紀念品喔!)


咳,結果看的時候覺得枯燥,心得卻胡說八道寫得超快樂是怎樣?咳,總之遣唐使眼中的中國(遣唐使の見た中国)是本除非對遣唐使與古代儀式感興趣,否則難免 稍感沈悶的一本書(除非你想看天皇發棉被想瘋了)。當然讀完後的收穫不少,感覺學到了很多(廢話之前相關知識只有歷史課本上那一段啊!)但原則上還是不會 想特別推薦啦,有興趣再看就好。



舊站人氣:5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