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

萊柏維茲的讚歌

閱讀本書前就知道這部是非常經典的作品,再加上書名氣場(?)翻開前總擔心會不會有些艱澀難懂。但剛開讀隱憂便被丟到九霄雲外去啦,因為實際上故事本身還蠻好讀的,至少文字頗平易近人,並不會形成接觸的門檻(反而還有股微妙的幽默感,很淡很淡的)。


大洪水滅世,烈焰滅世,文明毀滅了,隕落於核爆與愚民手中。在漫長的黑暗年代,僅有萊伯維茲修道院的守書人與記憶人,稟持基督精神,世世代代保護那些古老時代的斷簡殘編。隨著時代巨輪滾動,過往顯得抽象難解的艱深記載,漸漸有了新的智慧之火能夠加以理解。但輪子只能反覆以類似方式轉動,人性是否也同樣如此?


看作者小沃特.米勒(Walter M. Miller Jr)經歷時發現,原來他曾參與過那場號稱「每個降下獵兵的心中都有一座卡西諾山」的超慘烈戰役。總之這完全是題外話啦,但這場戰役真的很經典,修道院被瘋狂轟炸個粉碎,最後整個石塊山區化……偏偏裡面根本沒多少人,轟半天也白轟,炸石頭砸自己的腳 ~(囧)


咳,回歸正題,萊柏維茲的讚歌總共分成三個章節,分別描述不同的時代背景,以及處於那個局勢重大轉折當下的諸多衝突。作者以歐美文明自黑暗時代以來,一路 到現代的歷程作為模仿對象,描繪出一個末日之後,基督文明重新發展的過程。從黑暗時代開始、中世紀、科學革命時代以及往後的一切。


他有關於一條文明大河如何在漫長歷史中流動的故事,當下會成為往後的傳說,人們的事蹟會變形、扭曲或者迭失、融合,成為各種不同形式。這部分讀來有多驚喜 自是難以言喻,然而無論看著小說裡曾經的種種如何演變,讀者仍會發現到頭來唯一熟悉的,似乎又是那亙古不變、道德與欲望的戰爭。


小說本身的有趣之處除了仿寫歷史的水準相當亮眼,無論角色思維與還局勢敘述都很漂亮之外,還因為歷史被保留下來的程度算豐富(相較其他同類型的後末日作品相比?)所以故事中的人們其實都蠻有自覺,知道世界曾經怎麼毀滅過,於是這份認知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弔詭。


狀況已經不是「再這樣下去世界可能毀滅,我們該試著改變」這般不確定的呼籲,而是「世界真的已經這樣末日一次了,還要重蹈覆轍嗎?」於是其間的衝突變得更 強烈、確定而詭異。看著書中的人類文明如何用一種近似的過程重現昔日歷史,以及此中兩者微妙的差異及對比,自然成為格外深刻卻也愈加沈重的人性演義。


當然,除了歷史感處理得很優秀外,書中曖昧得恰到好處的神秘,也令劇情變得加倍迷人,並增添不少值得省思與玩味之處。此外隨著小說中社會變動,不同時代的 不同衝突,在在展現出亙古以來面臨的諸多難題。同時點出因為有「過去」,所以那怕一次只偏差一點點,幾乎無法查覺,但未來好的選擇越來越明確的可能性。


也因此,我並不認為萊柏維茲的讚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是則悲劇故事。即便成書於1960年的本作精準反映出,那個籠罩在核戰與冷戰陰影的時代(酸氫彈發明過程真是酸他個夠本)整體劇情彷 彿在嚴厲控訴,無藥可救的人類老愛整組壞光光這種爛玩法。但在我眼中,這仍僅是有意如此選定的斷代史,人類文明漫長發展中的小小片段。


毀滅了也要再站起來,累積每次的些微差異,掙扎著朝更好的未來前進。那怕在曾經的高度以後,人類或許已不是人類,也說不定新的生存方式已突變於世,但重要的事物依舊重要,仍待追求。在文明之火已上至天際,將在星海間前行的當下,漂泊的猶太人仍在流浪,因為盡頭遠遠還沒到。


鬥爭本質或許是人性的原罪,以錯誤方式應用知識更容易鑄成大錯。但留在黑暗中並非好選項,止步於原地,自然也不會有更美的未來。如何學會做出正確選擇便是該進步的方向。畢竟,如果不考慮人類有更好的可能性,那批判的意義究竟何在?


或許正因如此,讀到萊柏維茲的讚歌最末部分時我非常感動。即便不信仰任何宗教應該還是多少能接受,人無時不刻都在接受挑戰,挑戰是否有能耐去選那個比較好 的答案。縱使短期內似乎辦不到、無法可想,但那答案無疑仍存在,還在某處等待。萊柏維茲修道院守護的僅是這樣的機會,而頌歌,或許是為那份堅定帶來的可能性而唱。



舊站人氣:4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