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書的開頭,也是一段讓我原本隨興的心情,立刻嚴肅起來的文字。前些日子因故突然想知道一些北美印第安人的宗教文化。因為不屬於防守範圍,於是連忙向比較有在關注的狼姐求救,而這本原名黑麋鹿如是說(Black Elk Speaks)在一串書單中是看起來較可親又完整的作品,便立馬找來讀。
這本書除了保留北方平原(包含明尼蘇達、達科塔、蒙大拿三州)印第安人的傳統宗教信仰外,也是一生中曾為獵人、戰士、行醫聖者、先知(嚴格說起來還包括藝 人 XD)的黑麋鹿的口述傳記。而且也因為這位老先生本人見證了拉可合塔人對白人的最後一段武裝抗爭史,所以讀起來豈一句胃痛就能了事。
在「瓦西楚」的壓迫下(微妙的是其中也包括黑人)印第安人只能一退再退,對手強取豪奪、威脅利誘、詐欺拐騙,將原應屬於印第安人的土地、甚至是聖地黑山(Black Hills)全給搶走(本來簽約答應要歸印第安人,但一發現黃金就瘋了)。
此外黑麋鹿也親身和幾位蘇族當時有名的酋長互動過,包括簽署1868年條約的紅雲、以及後來的坐熊、大腳,還有至今仍是印第安人精神領袖的瘋馬(他是黑麋鹿的堂兄,所以在這部分有不少篇幅)這些也都成了第一手的史料來源。
由於是個人(與朋友)的親身經驗描述,所以書中沒有宏觀的歷史角度,全都屬於當下曾經實際體驗的血淚。一連串的血腥戰役帶來無盡死傷,退到無路可退的困窘、對族人未來的焦慮,還有最終在踢傷膝蓋河那場幾乎滅族的大屠殺。
也因此本書讀起來其實很不舒服,有那麼多的悲傷、憤怒與無助,以及無盡的鮮血,整體已經來到有些難以接受的程度。敘述文字本身其實很平實簡單,但竟然可以傳遞如此深刻的情緒,其渲染力著實令我驚訝。
當然回歸到原先的閱讀初衷也就是宗教這一環來,感覺,呃……懵懵懂懂呢。黑麋鹿在九歲那年看見了偉大的幻景,此後更透過靈視與幻景本身獲取力量進行醫療與戰鬥。
說真的讀著讀著相當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什麼本書後來傳到德國時,包括容格在內的相關領域學者會如此推崇,因為裡頭真的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比如一定要透過儀式將內容演出給族人瞭解,黑麋鹿才能真正獲得力量這點,其他還有很多)。
只是話又說回來心理分析畢竟不是我原先希望的切入角度,所以……還是要繼續努力啦。本書關於宗教的部分我想恐怕還是要前後多看幾遍,勉強打個底,等到未來看得更多以後,回頭再重讀幾遍,才會比較有學習到什麼的感覺吧。
(不過也是要看序才知道,這本書經典到凡是相關研究絕對不可能忽略,或者該說其實是初始的一部著作,世人目前對於北美平原印第安宗教信仰的瞭解,有很大部分是靠本書建立起來的)
最後,老巫士黑麋鹿當年之所以同意讓作者記錄自己生命的一切,其主因是為了保存自己曾看過的偉大幻景與靈視經驗。在那幻景中他接受引領前往世界中心,在六 位祖先的指引下獲得力量、瞭解了很多、很多事。他肩負使命,要讓象徵族人命運、瀕臨枯死的聖樹再度開花,重建生生不息的國家之環。
只是如同大家所知的史實,老巫士並未成功:「那時,我並不知道有多少事結束了。」
「如今,我一大把年紀,住在這高山上,再度回首往事,被屠殺的婦女、小孩死屍成堆,散落在彎曲峽谷的那一幕,都還歷歷在目,好像是用和當時一樣年輕的眼睛注視著。在染血的泥土裡,我還看到另一東西也死了,被人迅速掩埋。
族人的夢也死在那裡,那是一個美麗的夢。
我,一個年輕時被賜予如此偉大幻景的人,如今,站在你眼前的是一無所成的糟老頭。因為,國家之環已經四分五裂,不再有圓心,聖樹也枯萎而死。」
只是我想說到頭來老巫士仍舊沒有絕望,從他還想留下自己曾看過的幻景這點便可知道。或許那條黑紅交叉的路仍有轉圜之機,可能一切都還不嫌太遲?即便本書第 一版乏人問津,但後來仍舊成為傳世的著名經典。或許正如同黑麋鹿最終在哈尼峰上的禱言,在萬里無雲的乾旱中仍舊喚來落雨與雷鳴,一切沒有不可能的。
嘛,起碼我承認這樣想心情會比較好一點,在讀過那般沈重的經驗以後。
舊站人氣:5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