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自一名女子的告白,她旣是老師,也是名母親,面對殺死自己孩子的學生,她無法釋懷也不可能原諒。究竟下手的學生是基於怎樣的心情,其他同班同學又是怎麼想的呢?罪惡的漩渦在這群人間瘋狂打轉,並翻攪、催生出更恐怖的真相與後果……
採用多角色對同一事件進行不同角度的敘述與自白,向來是個討喜的文學手法。不但可以多方面探討事件本身,也能藉此增添劇情本身的深度與娛樂性。但問題在於湊佳苗使用這個手法的形式,似乎並非追求小說本身能夠展現厚度與人性的複雜程度,而是為了令情節盡可能誇張及聳動。
當然或許作家本意不只如此,但很遺憾我的讀後感便是如此。暫且不提書中部分視角描寫過於粗糙的問題(就這點而言,贖罪確實看得見進步)光是故事本身將各式各樣的極端設定與發展塞進兩百初頭的頁數,就已令劇情本身顯露疲態。
我想即便是露絲.藍黛兒等級的人格異常犯罪心理書寫,在同樣的篇幅裡一口氣出現那麼多個,還幾乎把所有稍微重要點的角色全部佔滿滿,讀者口味再重恐怕都有 看到神經線斷裂的可能性。更遑論湊佳苗的書寫能力遠遜於該水準,甚至有時還出現蹩腳之感。於是在仿若要探討社會議題般地寫作意圖襯托下,全體要角皆精神失 常的設定有如以聲勢浩大為重點的煙火秀,很亮,但要說漂亮嘛……
講難聽點,這是個精神病患互相得罪,然後嘻嘻看誰才是最後贏家的無言故事。 裡頭沒有一個正常視角,情況遠遠超過「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問題」所能包容的程度,更糟的是許多角色還流於牽強與表面。
換個角度來看這或許是作者希望藉由本書,強調日本的社會政策該徹頭徹尾好好檢討一番也說不定(當問題根本滋生自一群精神病患時,這已超越刑罰所能處理的範 圍)不然在湊佳苗的筆下,精神失常者的密度也未免太高了點──雖然我不太理解如此切入的精神病患群描繪對這偉大目標何助之有。
光就小說本身的看點幾乎都建立在從頭到尾一次又一次,為追求戲劇張力與震撼力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極端展開,就已令告白的主線刻意到令人麻痺厭膩。不過也確 實,或許作者一開始就沒有探討社會議題的打算,也未具剖析人性黑暗面的野心,她只是想寫一部具備強烈爆發力、能令大眾覺得精彩的娛樂作品。
從這個角度來看,告白倒確實完成度很高,成功之處十分顯著。只是很遺憾,我不喜歡甚至討厭這種風格的書寫方式。於是當一名作家在我眼的缺點正巧是她的賣點,而被視之為優點的部分又剛好是我眼中的的雷點時,除了聲明自己和該名作者不對盤外,還能怎樣?
告白在我眼中實在是部情節露骨刻意,角色描寫又令人遺憾的小說。
湊佳苗作品相關心得
舊站人氣:14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