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發生在冬日的故事,彼時警方正大力追緝殺人獻祭的兇手,對那起命案頗感興趣的奧斯卡,是個在學校屢遭覇凌的普通男孩。然而有天他認識了依萊,一個很美也很怪、不懂常識的孩子,只在夜裡出門,身體異常靈巧,蒼老與青春不時交替……
沒錯,我想只要有一點點點敏感的人,應該都已經發現這是有關吸血鬼的故事,然後我也知道很多奇幻讀者光見到這個元素就發膩(我承認自己前陣子也是這樣,但最近好轉了)。
而這主要是因為吸血鬼這個題材要寫得好不難,但要寫得差更容易,那全部堆一起自然能把人的忍受度給撐爆。另外碎碎念一下,本書國外出得比某光早,小異也是在熱潮前簽下的,實在沒什麼跟風問題……
血色童話這部小說呢,是則因為平凡到爆,反而顯得獨特的吸血鬼故事。作者可以說是把所有典型吸血鬼設定幾乎全部撿回來用了:害怕陽光、體能異常、獸化、尖 牙、會飛等等,甚至連想進門就得先取得同意的古老惡靈規則都在這兒獲得重現,那種閱讀時因題材極之古老反而倍感新鮮的滋味真的相當微妙。
古典設定撞上現代文明,其中衝突自然不言而喻。本書並沒有被視為夜之貴族,甚或根本不怕太陽曬還可以吃素泡馬子在內心地獄坡翻滾(喂)的優雅身影。只有那以傳統形象現身、將最初始蒼涼的吸血鬼原型置入孩童身中於闇夜奔走,費盡力氣在水泥叢林裡求取溫飽的底層悲歌。
血色童話可以說是恐怖小說與犯罪小說的綜合體,他一方面有諸多恐怖場景,不論是吸血、活動的屍體,還是與殭屍共度一夜,又或者漸漸轉化為異類的過程與屬於 人性黑暗面的覇凌行為,全都描寫得十分到位。而另一方面吸血鬼飲食的過程雖屬奇幻範疇,但這也不正等同犯法?不論是利用他人出手還是自己下海,其中詳細的 過程與心態側寫皆屬犯罪小說的防守範圍。
只是不免想吐槽的是,在現代社會殺人自然會引來警方關切,科技日新月異,行事不小心很容易會被找上門來。而血色童話中吸血鬼方的種種行為,只有「能出錯的 通通出錯,不該出錯的也用力出錯」足以形容。連正常用餐都會出一堆包,從人證物證到當場活逮都發生了,究竟伊萊是怎麼撐上兩百年不被抓的也真令人好奇。
當然,反正就是抓不到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古早時代制度混亂辦案技術不精,夜晚街上無人,可躲的地方很多嘛。但以現代而言,若同樣的狀況與手法再繼續下去,被活逮是遲早的事吧?(汗)
略過出包連連地犯案經過的話,讀著讀著,我不免覺得這是個十分淒涼的故事,但他又不是那種走偏鋒大賣孤寂抽離的作品,該怎麼說呢……雖然劇情有關於吸血 鬼,但同時也極具人性,濃厚到能汗臭能直接鑽入鼻翼的程度。情節充滿了活著本身的苦悶,有著許許多多生活的辛酸與悲哀,那是社會底層人們的嘆息。
本書的角色幾乎全是社會邊緣人,因為一個邊緣之外的異類存在被無奈聚攏,然後嚐到更深沈的悲哀──又或者乾脆,沒得嚐了。吸血鬼攪亂了一群好死不如賴活之人的水溝,以鮮血劃出兩道激流,生與死,體制與界外,回歸還是拋棄?
除此之外這也是個充滿了愛的故事,同性的,對孩童的、早該說出的,好多好多終於悲哀的愛。可話說回來,理論上是本書重點的奧斯卡真的愛伊萊嗎?很遺憾的我並不確定,與其說愛,我倒覺得那更像是種不得已的相互依存關係。
因為好像沒得選擇了,因為當下似乎沒有更好的路,因為不想再思考,所以就這樣了?奧斯卡在乎的是伊萊這個存在,除此之外的因素全部選擇無視,但這不是因為他真的可以無視,反而選擇一條當下看似較輕鬆之路的逃避意味更加濃厚。但他真的能永遠這樣嗎?
這個故事最哀傷的部分或許是,男孩還不到能完全理解行為意義的年齡,命運就逼他抉擇。雖說這世上很多人終生都不明白已身行為代表了什麼,但下這個決定對奧斯卡來說還是太早了點。愛一個人毋須原因也不用理由,但不愛一個人也一樣。
我不知道的是許久之後他會不會改變心意?可不可能後悔?他是不是會變成另一個「老人」?那個愛伊萊愛到義無反顧,甚至連失去意志變成殭屍時,都撐著回來強行占有的人?又或者有天奧斯卡會冷漠且毅然決然的選擇離去?伊萊肯放手嗎?
老實說這灰茫茫的未來竟也意外吸引我,或該說這正是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血色童話是則屬於冬夜的傳說,鮮血灑落於白雪之上,陰霾天空預言著不幸與孤離。這 故事在作者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的巧妙佈局下,單純劇情也被書寫得頗具懸疑性且別有味道,對恐怖和血腥畫面的書亦寫在水準之上,故事背後更蘊藏著社會 關懷與性別議題。
可話說回來,血色童話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終究還是最後一頁吧?乍看之下希望十足,卻又幾近沒有明天,好一個灰色的戛然而止。因為幾乎可以推出特定的未來發展,感覺卻又如此不可測,被暗流翻攪而起的遺憾、不幸與帶著不確定的幸福感輕輕湧上心頭,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相關作品
舊站人氣:46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