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

12號公路女孩

每個人的閱讀傾向皆不同,當想要沈浸在某種情緒裡時,能滿足內心微妙期待的作品也大相逕庭。縱使乍看下好像是差不多的東西,但實際的分野往往是天跟地。我要的是這個,那個我不要。


諾蜜家住十二號公路旁,一個世代信仰門諾教派的加拿大小鎮裡。她的母親和姐姐早因宗教壓力選擇離去,留下她與父親繼續過著破碎的生活。對未來暗暗抱持期望,卻又自知只有一片灰暗等著她,這是名十六歲少女苦悶青春的記錄……



本書是作家米莉安.泰維茲(Miriam Toews)仿青少女口吻創作的小說,故事以門諾教派村落做為背景。這個教派是基督信仰的一支,世界各地都有,目前總人口大約35到40萬之間。對宗教極虔誠且教義保守,崇尚儉樸,最著名的是儘可能不與文明接觸,過著十七世紀的生活。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特殊環境為背景,想必和作者出身自類似小鎮、境遇相像有關。本書所呈現的是和大眾印象不太一樣的門諾教派村莊,裡頭並不總是純樸美好, 濃厚的宗教氛圍令人喘不過氣,剝削了許多未來性。當然光以本書作為此教派的全面註解絕對不公平,但這仍不失是該環境的面相之一。


如果能選擇的話,你會不會想要另一種人生?大多數的人都不常去想這個問題,畢竟認真思考起來這總能招來不安。目前的生活方式,確實是自己想要的嗎?隨著理所當然的慣性過日子平穩但不會失誤,可這樣算不算受限?該不該下定決心突破?


如果生活在花花世界裡的一般人心底都會出現這種疑問,那活在門諾教派村落肯定會令內心更感衝突。出生在這樣的地方,先天選擇就比外界少很多。遠離文明,宗教至上,對外界的渴望不斷撞擊自己。但如果身邊許多人都安於這樣的生活且甘之如飴,為何自己卻無法坦然接受?


假如生在普通家庭也就算了,但母親與姐姐的先後離去,讓主角知道另一條路是有可能的。偏偏又有諸多因素讓她無法下定決心,不可能背離傳統的父親需要支撐、欠缺踏上離去之路的能力與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去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門諾教派村落的獨特環境讓這個一直以來不停困擾人類的問題放大許多。在時間來到近代後,人類普遍意識到自己有了選擇權,煩惱也隨之而來。這個世界乍看之下 無限寬廣,就像書中的小鎮四周開闊且不設關卡:要走,你隨時可以走。可在看似毫無限制的世界裡,社會體制卻又把人卡得死死的,還是像那個小鎮一樣,人往往 沒多少空間可動。


大多數的人最後都安於現狀,不去懷疑,妥協地隨著潮流走完人生。雖然總有無法接受的心靈,但在這些無法接受的群體中,有能耐去開疆擴土闢出新路的存在僅是 少數。大多數的人還是只能像主角一樣,痛苦的與現實進行頭破血流地磨擦,看在被磨光之前,能不能先把自己磨圓;而這其實也正是讓大眾選擇平凡過活的原因。


我想比較適合本書的閱讀方式,可能是每天一兩頁,用最緩慢的速度去讀。除了她的書寫方式一口氣讀太多,應該會讓人感到瑣碎外,更因為這是個搭配延伸思考會有趣很多的故事。也不用想些了不起的東西,跟諾蜜所述說的細碎小細節類似就行了,反正就是東拉西扯。


12號公路女孩(A Complicated Kindness)無疑是本麥田捕手式的作品,而且在這種青春苦悶碎碎念類型中,她還是屬於特別電波的那群。細碎到近乎神經質的敘述方式,任意跳躍的故事 時點,亂七八糟的生活模式,冷漠無望的劇情走向,充滿殘破美的結局。收得到會覺得很有味道,但接受不良的話根本就是看到鬼。


然後我這回頻率有對到,可以隨著主角沈入灰暗汪洋裡,開開心心的享受負面情緒。她對現實世界所做的註解,精準到令我感嘆。不時出現的人性評論,犀利得像切鑽石的刀。故事讀到最後還是無法確定主角會不會、能不能解開枷鎖,但至少可以知道,這回選擇操之在我。


有興趣推薦找來看看,但我想這本小說不大眾。




舊站人氣:1063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