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

被迫移動的棋子

整個過年期間都沒寫讀書心得(倒是摸了很多有的沒的),可這不表示我沒讀,只是都沒寫而已。此外,重閱居多也是個理由,過年就是會讓人很想回味一些溫馨回憶。不過現在春節已經結束,也該是慢慢來清倉的時候了。


本書描述一名帝俄末期的聖彼得堡心理醫師,受到友人與職業的牽連,竟被一步步捲入巨大的政治陰謀。精神不穩定的高明西洋棋手為何同時受到警察、情報頭子與神秘勢力的注意?地下勢力布爾什維克黨又有什麼計畫?在身邊一切似乎都無法相信的情況下,這名老猶太人該何去何從?



被迫移動的棋子是愛爾蘭作家羅伯.班奈特這位獲獎連連作家的第五部作品。故事主要是走政治陰謀風的懸疑路線。以帝俄末期的聖彼得堡為背景,那自然可以想見故事本身絕對是黑影重重。但那怕如此,國際上對手都如狼似虎,利益衝突絕不可能避免,永遠的朋友或敵人都是不存在的。因此帝俄政治圈內的德國派和法國派當然是持續傾軋、鬥爭不斷。此外由於政局腐敗國內局勢不穩,也讓情報系統的權力大為興起,並成就一支可怕的勢力。



當時俄國政治鬥爭嚴重,雖然三國協約已簽(當年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普法戰爭做準備,以漂亮的政治手腕在國際上孤立法國,確實讓法國有幾十年的時間海內外毫無盟友。一直到(腦殘 <- 喂)皇帝威廉二世因其好大喜功的擴張手段讓諸多強國警戒,方才讓法國突破外交困境。先是和俄國結盟,再於1907年簽下後來影響重大的三國協約)。






再加上後來確實成功顛覆俄羅斯帝國的布爾什維克黨(共產黨),正在貧富極端不均的社會裡如火如荼地進行地下運動(當然,以後見之名來說,確實就是德國將逃亡至該處的列寧秘密送俄國,方才促成之後十月革命的結果)。




約略瞭解這樣的歷史過往,大致就可以體會本書那位老猶太心理醫師所面臨的1914年是個怎樣的時局。在極權統治下,人身自由是沒有保障的,那怕是像主角這樣有身份地位的中產階級也無法自外其身。




在這樣的社會裡,願意自我犧牲烈士當然不少,但寄生其中的眾多勢力更為驚人。當面對明顯不公時,安份守己與革命間的衝突究竟該做何解?成功者對悲苦同胞的社會責任真的存在嗎?信念的撞擊也在本作中忠實呈現。




西洋棋中有一個術語叫「迫移」,指的是當棋局不管怎麼下,都只會往更糟的情況走去,敗定了的情況。本作從書名就開始引用這個概念,並以這個漂亮的概念隱喻出主角境遇以及帝俄情勢。




除了術語外,故事中還引用並改造了一盤西洋棋名局來搭配劇情,並成為整部作品。由於我個人對西洋棋的瞭解近乎於零,所以看不出棋局精妙或者謬誤之處。不過身為一個這樣的讀者,我還是有從作者對棋局行進的描述中得到樂趣,雖然無法完全領略,但看看門道也挺好玩的。




那很直接來講的話,本作大略有種計中計中計的味道。幾個主要的梗雖不難推測,但環節套過來套過去還是挺好看的,而且蠻多小枝節確實是意想不到。或許因為本作最早是以報紙連載的形式刊出的,所以每個章節都不長。但這並不妨礙故事本身的結構,反而還讓閱讀步調變快許多。




被迫移動的棋子中人物鮮明,每個角色都頗有特色且吸引人(結果大家都太有趣,反倒只有主角本人超普通吧,笑)。不同關係應對間所透出的些微機趣頗讓人愉快,不過對照主線的陰鬱沈重且無法避免,這部份也僅成為一絲苦中作樂的淡薄趣味罷了。




此外,本作的行文相當流暢,敘述的內容與文字所顯露出的氛圍,讓小說本身顯得不太輕盈。總個來說本作是直接、流暢,但也是灰暗的。環環相扣的陰謀佈局,以及蒼涼冷酷的社會描述,再再都讓本作顯得頗為沈重;但透過清晰直接卻又不至通俗的描寫方式,卻也讓易讀性大為提高。




如果已(約略)瞭解歷史背景後再來閱讀本書,想必可以得到許多微妙的感覺;再對照到俄國往後的政治發展,百感千緒更是紛紛擁上心頭。當然我還是得說,那怕劇情設計和表現都不錯,但這依舊不是一般所謂「高潮迭起」的那種小說,故事不怎麼刺激而且蠻平順的。




更何況整本書的主調一直都是冷然無奈的,主角又頗無力,所以雖然好讀,但恐怕沒辦法給人爽快感。不過如果想要欣賞一部好看的懸疑小說,又不希望故事因為過度戲劇化而失去說服力,被迫移動的棋子倒是不錯的選擇。




細心考證並重現風華的歷史氛圍、灰暗抑鬱的社會環境及具水準的陰謀鋪設;搭配上頗易入口卻又不失淺白的文字書寫,以及對信仰各有堅持的鮮明角色,全都讓本書在此類型作品中顯得獨樹一格且別出心裁。當然,如果將書中情節對照到往後歷史並延伸至現下時局發展,就更令人深思了。




歷史果然就是不斷地重覆啊。




(是說網路上的封面和實體書間有色差,現實中的好看多了)









舊站人氣:5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