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

伊莉莎白 Elizabeth the Queen

很早以前就對這位英國歷史上知名的女王生平感興趣,但很遺憾當時台灣並沒有具參考性的傳記(嘛,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後來在書市上發現這本時,簡直是歡天喜地的程度。該怎麼說呢,盼了好久終於盼到的(不計恐怖的歷史系列的伊莉莎白篇 <- 很誠實的買了然後笑得很開心),這可是排版沒灌水就頁數突破七百的龐然大物啊!(滾來滾去)


咳,好啦,冷靜一點,總之很開心能有這樣的作品可讀。本書作者艾莉森.威爾(Alison Weir)是研究都鐸王朝歷史的專家,在本書中引用了相當大量的史料與各派說法,以盡可能不帶評斷的口吻介紹關於伊莉莎白女王一生的種種事件與時代背景。


作為傳記本書讀來感覺比較像是在聽有很多引述的故事,幾乎像是編年式的鉅細靡遺寫法生動又周全,叫人看得十分過癮。考慮到伊莉莎白女王的親爹,是那個娶老 婆娶到讓人想怒吼真是夠了亨利八世,便不難想像身為一位天才少女(爆,不過我是認真的)她的童年生活不會快樂到那裡去(八歲就表示我這輩子不想結婚了 囧)。


更別提長大後繼位前的種種擔心受怕(沒有王會對自己的繼承人有好臉色的,伊莉莎白女王親身經歷如是說 <- 特別是那不是自己小孩的時候)而當伊莉莎白女王終於得以登上王位時,她那狂熱信仰天主教,被後世喚作血腥瑪麗的異母姊姊所留給她的英國,卻處於王權不穩又 財政窘迫的局面。


拜那個英國人民超討厭的瑪麗女王老公,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四處打仗的結果,財政吃緊到不行(西班牙打仗英國買單啊)。丟了英國在法國僅存的唯一領地加萊港不說,法國還站在蘇格蘭後頭虎視眈眈。


在那個男人完全瞧不起女性能力的時代,她能在這種情況下穩住局勢,並獲得諸多深具實力的臣子的忠誠(有不少人其實原先根本看不起女性執政)並創造出長久的和平與繁榮(儘管末期也覆上陰影)種種不利條件都彰顯著她的能力確實高明。


但也正因為女性的身分,使得她整個統治期間都受到各式威脅。其中很多問題都是假若她身為男人便不會上門的,但因為她是女性,所以麻煩如狂潮般不斷襲來,比 如繼承人,比如篡位陰謀(順風的時候就稱讚她「完全不像女人」,不爽時就咒罵「因為她是女人」,這幫男的真是夠了……)。


雖然伊莉莎白女王巧妙的憑自己的婚姻來牽制歐洲各國動向,但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何她會選擇終生不婚。在中世紀即便她貴為女王,可一旦結了婚照樣得服從丈夫, 對聰穎又是百分百女王性格的伊莉莎白而言(話說她確實是女王沒錯啦XD),根本無法忍受這種事(更別提早期連她最信賴的國務大臣塞西爾,都指望她趕快嫁個 人好來「幫她管理」,不用再處理那麼多政事)。


極可能分掉權力的丈夫就夠糟了,更糟的是伊莉莎白十分有自知之明,要是她生下男性繼承人,那她手下這幫忠貞不二的臣子,八成是能多快擁立新王逼她退位就有 多快。這還是比較客氣的作法,宰了她直接就任攝政王也是極有可能的。當然上述種種在男性君主身上也並非不會發生,但對女性君王而言相關的麻煩顯然大得多 (讀到這裡,也不難想像亨利八世為啥死也要個兒子了 <- 啊不過死了還是沒有,事實證明女兒沒比較差,說不定還更好)。


在這情況下結婚跟要她老命沒兩樣,於是身為標準外貌協會的伊莉莎白女王,寧可拒絕所有外國貴族,開心的在宮廷裡組她自己的快樂曖昧小後宮,盡情享受美男爭 寵的感覺也就不難想像了(雖然各種流言很多,但依作者考據來看,身邊隨時隨地都有侍女在,而且很清楚自己身為處女才有市場行情與威嚴的女王,亂來的機率應 該很低,至少絕對沒有野史流傳的「香豔私生活」)。


那也因為這樣,加上時代風氣(?)使然,那時代君臣間的信件還真是……非常肉麻兮兮 ~(伊莉莎白也傾向官員必須把老婆留在遠處的家裡,獨自一人待在、住在宮廷裡辦公。而且她是工作狂也逼下屬一起工作狂,常常沒日沒夜。更別提在王身邊的臣 子是別想坐下的,就連她十分信任的塞西爾都是年老體衰到不行時,才獲「恩准」他可以坐椅子 <- 話說中世紀英格蘭的社交禮儀,正是只要在場地位最高者沒容許,其他人就別想坐)。


但就算婚姻在她眼中是件麻煩事,可與歐陸強國聯姻所帶來的利益,或至少暫時的和平仍舊非常重要(擺平臣子與國會的瘋狂請命也是)。因此一直到她不太可能生 下繼承人的年齡為止,伊莉莎白女王都持續對各國貴族王公與大使展現出精妙的虛與委蛇拖延大法,相信我,這招術在她手上簡直是玩得爐火純青。


那也因為這樣所以這部分讀來真的很歡樂,層出不窮的宮廷政爭與政變陰謀精彩刺激(伊莉莎白女王表示:),反覆出現的聯姻議談令人竊笑(大使眼神死渲洩:女 王昨天才一臉冷淡說老娘這輩子不爽結婚,今天喝茶就笑咪咪地問,您看看結婚禮服要什麼顏色好喲 ~ (大心)總個來說就是,好歡樂的乙女向小說,還很厚!(巴蕊)


而且亂七八糟的史實也一堆,比如英國透過國務大臣塞西爾(William Cecil)策畫,成功從西班牙船艦上幹走菲利浦二世,為了發軍餉向熱那亞借來的八萬五千英磅,拿來用在窮困的南安普敦上──事成後菲利浦二世當然爆怒:淦,伊莉莎白還錢!!!


女王那廂則表示:老娘現在沒錢那筆經費我就充公了,啊還有別擔心之後我會直接幫你還給熱那亞啦 ~ 書裡沒寫伊莉莎白女王後來是還了沒有,但總之……十六世紀的歐洲國際政治好歡樂啊!(掩面,總之這兩人是互譙一輩子的關係,雖然菲利浦二世也曾經心不甘情 不願的求婚過 WWW)


那提到伊莉莎白女王,不可不提的自然還有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同樣作為傳奇人物的兩人,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因為雙方都是女王性格,所以關係始終十分微妙。但和 政治靈敏度滿點、表現相當優異的伊莉莎白女王相比,瑪麗.斯圖亞特雖然比較漂亮,但政治敏銳度與判斷力趨近於零……明明信的是天主教還有膽量搞那種閃電結 婚結果三天就後悔的事,然後這種事還幹了兩次……把自己一把好牌全部毀掉也算豐功偉業一場吧,我想。


但從伊莉莎白始終不想處決瑪麗.斯圖亞特、直到拖無可拖才下決定這點,令人感受到在她那個時代身為女性領導人的焦慮。老實說我是覺得伊莉莎白不太可能對蘇格蘭的瑪麗女王有啥好感啦,但可以想像得到,她的內心或許縈繞著一個憂慮:「今天是瑪麗,會不會明天就是伊莉莎白?」


當然瑪麗.斯圖亞特所代表的天主教勢力也是她極需顧忌的部分,但或許伊莉莎白女王確實在瑪麗女王身上看見了某個可能同屬於自己的未來,而且為此感覺到極度 恐懼。當然最後為了安全起見,她終究處決了瑪麗.斯圖亞特(雖然極有個人魅力,但政治能力零)當威脅遠遠大於另一種隱憂之時,斧頭終究得下去。


縱貫伊莉莎白女王一生對於鬥爭的處斷可以發現,在她年輕與權力顛峰時,除非真正踩到地雷,否則她多半不願大動作應對。但隨著女王青春不在權力下滑時,為了保護位子處斷自然也狠心許多,儘管看得出來原則上她比較偏好和諧中庸。


這部分也可以從她對宗教比較傾向走寬容路線這點發現,只要對女王忠誠服從不越界,她對於不同教派並沒有太多意見。也是基於這點,她在任上時絕大多數的天主教徒其實都很願意服從她,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偏好安穩的,而穩定,正是伊莉莎白時代的最大特色。


伊莉莎白女王在諸多政治議題與改革需求上的拖延與妥協,延後了英國王權與議會的衝突、以及宗教問題真正炸鍋的時間(意思就是倒大楣的是後面幾任)。於是當問題來避無可避的階段時,兩相對比之下,讓她所統治的時期,至少,看起來是光輝燦爛的。


以童貞女王為號召,伊莉莎白女王將自身的形象與傳統女神信仰連結,配合親民睿智的王者形象讓她的人氣高到不行(比如有次會期她前往演說,登高一呼,議員感動莫名,史無前例全票通過女王原訂預算的四倍……)。英國也在她手上邁向繁榮,1585年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在歐洲的地位從邊緣小島一躍成為重要國家, 並引發民族自信心、促成文藝復興在這塊土地上興趣。


雖說伊莉莎白統治下的英國其實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麻煩與社會問題,但因為反正不是在她活著的時候爆炸(以這點來看詹姆士一世拖延術雖不及女王也頗威,等到他 兒子上任就炸到不能再炸了)。所以往後苦難或感覺不好的時候,人民回首往日自然會覺得:啊,多麼美好,伊莉莎白時代,黃金的年月!


當然任何一個統治者任下都不可能沒有陰影,但若審視伊莉莎白女王整個在位期間的客觀條件,就可以發現她確實是個優秀的領導人,英國確實也在她的手上邁向更高的境界,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能夠以這樣詳實的一本傳記來瞭解一位此前陌生但感興趣的歷史人物,感覺是非常棒的。如果想瞭解伊莉莎白女王生平經歷與其治下的英國,伊莉莎白 (Elizabeth the Queen)這本書確實是很棒的選擇,個人非常推薦。別的不說,這麼厚又精彩的王道乙女向作品在台灣可是稀有物種呀!(妳所謂的乙女向已經去到另一個境界 了)


最後,就用本格一向偏好的笑點結束本篇心得吧。話說英國的傳奇人物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在外以掠奪西班牙船艦聞名,菲利浦二世對此自然相當不滿,下令這傢伙抓到就砍頭。


但理所當然的,他一輩子的的冤家伊莉莎女王表示:幹得好,騎士,封為騎士!!!後來德瑞克又出航時女王還親自入股(兼派遣他去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搶劫),揮手帕熱情送他啟程就更不用說了……


十六世紀的歐洲國際政治,真是很歡樂呢 ~(掩面)




舊站人氣:4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