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5日

瞧這些英國佬

2007年的年尾,我終於見識到什麼叫作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己試讀接到找死的地步,還一路排到明年。但幸好本人勉強還算是條蟒蛇,所以目前還吞得下去(的樣子)。等等,那試讀緊湊成這樣,為什麼我還在看這本?答案很簡單,討厭啦,誰沒事預約害我不能續借的……(囧)


這本書當初和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並列為兩個想看之『英』(不要問這是啥歸類法),不過要借時,百科已經被借出去了,所以就先弄這本回來看。那本書的內容是什麼呢?看我打完全書名就知道了:『瞧這些英國佬 – 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


沒錯,這是一本以英格蘭人做為研究對象,並對其行為加以分析的人類學作品。更妙的是,本書正是個英格蘭人自己寫的,她的名字叫凱特.芙特斯(其實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貓頭鷹出版的翻譯書,作者名常常只打姓氏)。


以自己的民族的特性作為研究對象的書,還真的不少。雖然不一定是用人類學去分析,但總歸仍是種探討。在閱讀本書時,我一直在想台灣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的書,但可惜想到的要不是柏楊『醜陋的中國人』這種,就是後藤新平那個『愛錢怕死想作官』的評語。


也因為都不是好事啦,所以後來就乾脆不想了,我們來看英格蘭人分析英格蘭特質就好。然後我得說,在閱讀本書時,還真是笑聲連連啊。雖然不知道這和事不關己有沒有干係,但旣然書上都打了「Amazon讀者笑到流淚」,那可見笑的不是只有我一個啦(該不會笑的都是美國人吧?)


其實本書並沒有讓人笑到流淚這麼誇張(作者稟著『自砭規則』,想必不愛這誇張的廣告語),但內容中讓人會心一笑的笑點著實相當多,而且這正好和作者所描述的一樣,英格蘭人極具幽默感。


本書指出英格蘭人是個非常具幽默感、什麼都可以拿來開玩笑的民族。但書中所述的英格蘭特質也並非只有這點,後面還包括了節制、虛偽、經驗主義、悲觀天性愛抱怨、嚴重地階級意識、公平、謙恭有理、謙遜和社交不自在病等要素。


在閱讀本書時,我不停地拿自己過去曾經看過的英國作品來做對照,赫然發現果真是這個樣子。不論是珍奧斯汀、蕭伯納或彼得梅爾,還是柯南.道爾、克莉絲蒂到伊恩.藍欽,他們筆下的故事總有某個地方被作者所列出的特質所切中。


尤其是把階級當重點之一的珍奧斯汀作品,更是準確到讓人驚訝的代表。讀過本書對英格蘭階級分別所做的細微差異後。我才赫然發現從前看過的、奧斯汀作品中的『某些段落』,原來背後有著那樣的涵意,這還真非得是英格蘭人才能一讀就通啊!


當然,就和看其他文化的書籍相同,在閱讀本書時,我也忍不住拿裡頭種種和自己、以及台灣文化作比較。這本書誠懇地告訴我們,其實台灣人一般所認知的『外國作風』多半等於美式作風。那種活潑外放、樂觀自信到某種極致的文化,並不是普遍存在於整個西方的。


此外,東方的『自砭、等對方恭維』習慣,簡直和英格蘭人如出一轍,相似到好笑的境界。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沒有英格蘭人那過分嚴重的階級意識,無時不刻都在 進行『偵測』。更重要的是,和英格蘭絕對著重出身相比,台灣在階級流動上容易太多了,只要努力就有機會,而不像英格蘭簡直是印在基因表上一樣,考驗還那麼 多道。


不過我們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英格蘭是個拘謹、冷淡,全民罹患社交不自在病的民族。在這方面,台灣人固然不像某些民族抱有過度地熱情、老親來抱去, 但至少也是比較傾向鼓勵外向活潑的。至少從長輩都認為小孩就該活潑嘴甜四處打招呼;到一般人皆同意,在公眾場合該做的就是盡力投入人群,否則就比較不好這 幾點可知,我們和英格蘭人在這方面上絕對不同。


可惜在這方面我倒寧可台灣人像英格蘭人一點,因為我正是書裡所描述的那種標準社交不自在症患者。當然,在台灣社會的多年訓練下,如果必要我也可以熱情活潑又大方,四處攀談認識新環境。但事實上如果可以的話,我倒寧可關在家裡當宅女,只維持最低限度的人際關係就好。


可惜我終究是個台灣人,所以也只能努力適應這個環境,反正該笑該說話時,就得不停又笑又說話就對。只是啊,我也已經不止一次為了不想微笑打招呼,而寧可繞 遠路、拿手機或書出來偽裝,甚至突然改變行進方向。總之只要身在台灣這環境,大家就期待妳和每個人都能維持良好地互動關係,而不容許較冷漠地對應方式。


就只有這個地方,我特別想當英格蘭人。


此外瞧這些英國佬也解釋了很多英格蘭怪癖背後的理由,比如說為啥英格蘭人如此愛談天氣,又或者為什麼他們如此喜歡園藝與DIY(作者冒險地研究方式,也提 供了不少笑點)。而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英格蘭的酒館文化與著名地足球流氓成因了(雖然作者沒提,但我總算知道為啥英國人這麼愛賭了)。


本書亦提到不少英格蘭人為了維持階級尊嚴所作的愚蠢堅持(連作者都承認這真是無聊透了,但還是得做)。其中最笨的一種,莫過於進食時禁止叉尖朝上,大部分的食物都必須用刀子移到『叉背』上後,再置入口中,不准用『剷』的(違反的結果,就是被丟到階級表下層)。


說真的,我一直以為美式那套「切好後,將叉子換到右手,再由右手入口」的作法就已經夠無聊了,但沒想到英格蘭這套更白爛。還記得小時候學美式那套時,我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外國人都左手殘廢不舉嗎?(喂)


現在想來,還好我學的不是英國這套,要不然很可能會開始想像英格蘭人是不是全部手眼不協調,非得邊吃飯邊訓練這樣。好了,暫且甩開吃飯問題(免得越講越 餓),來談談穿著規則。關於這點呢,作者在本書中對英國服裝品味也有十分精闢的見解。簡直是把我從前的觀念來了個大洗盤,真是太有趣了。


總歸來說,瞧這些英國佬是本相當有趣的書,雖然其中不免有悶一點的地方,但也只佔小部分。事實上閱讀本書不但可以學到更多東西,也讓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英國作品(始終對其文化會比較瞭一點)。而更重要的是,書中讓人會心一笑的點真的不少啊!


其中最歡樂的,自然是開頭序文那隻猩猩了,真妙。

舊站人氣:19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