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戀戀銅鑼燒

一名抱著得過且過態度販賣銅鑼燒的中年更新人店長,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遇見七十六歲老婆婆。對方外表有點怪怪的,而且熱切表示想應徵打工人員,只要願意錄用那時薪砍到三分之一也無所謂。但這終究很奇怪,店長也不打算接受,直到他吃了對方做的紅豆餡……實在太好吃啦!


於是在那之後發生了很多事。畢竟是這樣的開場嘛,看完簡介翻開書開始讀的時候,我想像中的劇情是比較……呃,芭樂一點的,就溫馨版的搶救貧窮大作戰,最終大家解開心結然後一起成長的故事(是有多芭樂啦 <- 不過這樣會很安心嘛)。


不過沒想到戀戀銅鑼燒完全沒把重點放在搶救貧窮的部分,當然還是有一些,但完全不是重點,甚或該說把這當重點的話整個就悲劇的感覺。而比想像中單純的主線,想談的意念卻很複雜。就好像熬紅豆餡不是什麼非常困難的事,但若想做得好吃,下苦功努力並持續練習卻是絕對必要的。


只要敏感一點,故事剛開場便能注意到,老婆婆應該曾罹患過漢生病。而和台灣在日治時期建立的樂生療養院相同,日本的漢生病患一樣在確診後,便開始強迫終生隔離的安排。名字被代換、隨身物品遭剝奪,更令人驚異的是解放也就是廢止法源依據的時點,竟然遲至1996年才發生。


更別提即使在漢生病已不再是絕症、強制終生隔離法律廢止的現在,對其患者的歧視卻仍深深存在。該怎麼說呢,讀著讀著,令人不由得火冒三丈起來。連帶儘管與故事無關,但實在很難不想起樂生運動,於是就更生氣了。


(樂生是一則我們剝奪某些人終生自由後,又在他們年老時毀壞其人生記憶與記念品、奪走其家園,硬要拿來蓋捷運機房的故事。當幾年後發現就算機房沒蓋好,捷 運照樣可以通時,政府與利益團體很早之前便顯得可笑的言行,立刻變得更可笑。至於當初那些裝死,又或者叫囂著不要妨礙建設與他人自由反反抗的人們,其不知 悔改的程度,可以想見非常值得期待)


不過即使是控訴性如此強烈的題材,在作者多利安助川(ドリアン助川)筆下卻顯得非常雲淡風輕。並非沒有批判,但點到即止。也不是不痛,事實上是痛極了。只 不過即使是如此悲慘的人生,旣然是自己的,那還是努力找出意義來吧。那怕找到的東西可能在他人眼中不具多少價值,但平靜這心情,只有在自己能夠滿足時才會 出現;也惟有能夠說服自己的時候,才可能真正滿足。


從這個角度來看,戀戀銅鑼燒描繪的,是迷茫焦慮與曾經迷茫焦慮之人相遇、然後有所思考、努力的故事。角色沒有一帆風順、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卻拼命在尋找 答案。想著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為什麼每天都要爬起來繼續生活?思考著即使如此仍要盡全力活下去、尋找生命方向的理由究竟何在。


我喜歡書中對製作銅鑼燒的敘述,不管是在炙熱鐵板前煎著餅皮,還是每天清晨細心熬煮紅豆餡,繁瑣麻煩的步驟看起來實在很辛苦,我想大多數人恐怕都不會有那 個耐性想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這件事。可是吃起來真的很美味啊!將全部心力投入製作過程、然後完成美味的糕點、看著顧客愉快享用時……這世上每個人的 成就感來源都不同,也因此這才會是個豐富的世界。


重點不在於意義價值的高低,而是件事對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價值。若還沒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就努力的找吧,無論遇到多艱辛的際遇也要堅持下去。該怎麼說呢,真是正向得近乎覇道的思考方式,但若非如此,怎有人能熬過那樣淒慘的際遇?


說穿了,小說其實帶點「有人在那樣悲慘的遭遇裡都可以正面的活下來,所以大家要多努力呀」的感覺,還挺八股的。不過實際上寫得十分溫柔很體貼,搭配一點也 不向上提升的主線進展,於是並未形成「必須去做點什麼、改變什麼」的壓迫感,最後留下的反而是相當輕柔的鼓勵,還蠻有趣的感覺。


戀戀銅鑼燒(あん),是樸實卻也不落俗套的恬淡小品,會讓我想起芭芭拉‧庫尼的繪本籃月。本作同樣是在寧靜中對社會現象與人生觀充滿省思的作品,描繪著看似簡單卻沒也那麼簡單的感人故事。自苦難中開出的純淨花朵,有著引領人心的力量,但是否邁步向前,仍取決於自己的決定。可如果欠缺的只是一股推力的話……吃完這個銅鑼燒,再邁下一步吧,加油。



舊站人氣:5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