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弄錯女孩了

許多人在童年時代或許多少都曾想像過,假如自己是領養來的,那會怎麼樣?當然除去韓劇,咳,我是說少數案例與更少數的悲劇,那多半只是個想像。再說隨著成長,也能逐漸瞭解領養和親生其實沒有差別,又或者就算知道還是有些許不同,也明白這是個無論如何都該認定沒有差別、不該另眼相看的歧異。


奇怪,為啥開場變成如此嚴肅?嗯,大概是因為本書也有個讓人好奇的開頭吧。身為報社記者的珍在前同事說明下,得知對方其實是養女,而且最近剛與生母見面。這本該是快樂的相會,可是,這同事一口咬定,安排她們見面的領養機構鐵定搞錯了,她絕非那位女士的孩子!如果真是這樣那問題可嚴重了,更麻煩的是開始有人死啦,別說不只一個,還好像都和這錯誤有點關聯……


弄錯女孩了(The Wrong Girl)是漢克.菲莉琵‧萊恩(Hank Phillippi Ryan)Jane Ryland/Jake Brogan thrillers系列的第二集(第一集頭條殺機(The Other Woman)也已經出台版了),不過這年頭作家自己最明白單冊獨立閱讀的重要,是故本書在人際關係部分並沒有理解困難的問題。透過字裡行間的簡單說明(順 便放第一集的介紹引誘一下這樣 XD),很容易能進入狀況。


因為文案的關係,所以我一開始以為這會是個深入敘述整個寄養、領養體系黑暗面的故事。沒想到實際開讀後劇情安排比想像單純,陰謀也沒原先以為的那麼龐大。 這並不是負評喔,只是和我以為的不同,偏向較平實、穩當的設定。另外我也喜歡作者對記者採訪與警察辦案部分的職業內容描寫。


由於對驚悚小說我著重的是氣氛與佈局,而本書在這方面給我的感覺還不差。從頭到尾節奏都抓得夠穩,緊張情節隨著多視角寫法一波波襲來,配合案情線索與新謎團的互相堆疊,以及不同角色間因資訊差異所形成的行動交錯,使得故事頗能抓住情緒,一口氣讀下來的感覺相當順暢。


由於小說裡不只一起案件,又放了很多煙霧彈,在這樣的設計下劇情還是鋪陳得十分條理,這點我蠻欣賞的。而且實際開讀後作者平衡黑幕深度的安排也不錯(就是 沒唬得太誇張,但又不至於讓人覺得沒梗 <- 沒辦法驚悚小說總是要唬一下的嘛XD),不至於令人過度期待但也不會感覺無聊,所以看到最後並沒有虛掉的感覺,反而踏實的收了尾。


唯一遺憾的是作者很明顯想賣兩位主角,也就是記者珍和警探傑克的閃光戲。但可能是沒看第一集的關係吧,我也不知道,就算整本小說都不斷在描述,兩人受到職 業倫理與內心情感拉扯的掙扎。不過在我眼中這部分的情節完全就像是……兩個饑渴太久迫切需要解放的人,只要碰上對方就會突然引爆滾床單衝動。


讀到後來,我都想拜託他們怎樣都好趕快去解決一下,不要每回一碰到一起就好像剛吃了春藥似的準備要發作啦 ~(掩面)該怎麼說呢,很少遇到賣CP我卻沒辦法買帳的狀態欸,怎麼辦?而且還是在這兩個角色我都不討厭的情況下,究竟是什麼巫術咧,難道是因為沒從第一 集開始看的原因嗎?有可能……或許等我補完第一集就明白了吧 ~(擺手)


最後,關於寄養、領養體系的黑暗,本書僅是輕輕帶過,並未深入探討。帶出的問題也在預期內(又或者說就是個大家都知道洞在這裡,但就是沒能力或或者沒決心補):正是國家社福資源不足,以及相關作業繁瑣耗時,導致諸多緩不濟急且後續發展令人遺憾的案例。


而在體系問題之外,本書也拋出了道德面的難題。於是事情回到本心得第一段,是不是「真正的」很重要嗎?當然如果本人在乎的重點正在於是不是真的,那或許針對這部分的隱瞞確實是非常不道德的詐欺。


但如果販賣的重點在於希望、期盼與感情上的滿足的話,如果確實有人從這個或許虛假也或許真實的「配對」中感受到「幸福」的話,那麼血緣上是否為真,還是那 麼重要的事嗎?又,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可以破除對血緣的執著時,世界會不會在某些部分變得更美好一點,或至少減去一些不幸?


老實說這本來就是個複雜的議題,也說不定在這問題上我們只有很多個案,卻難以建立起通則。不過無論如何,思考本身就是好事,弄錯女孩了這則故事,淺淺地帶領讀者進入親子倫理與寄養體系的諸多關卡中,她並沒有試圖探討或評價,但形成了一個開始。


相關問題不可能消失,但或許只要有夠多的人願意為此多想、多瞭解一點,那便有好轉的可能。畢竟社會防護網的概念即是如此,我們不能期望永遠沒有落石,但可 以嚐試建造一張堅實的網。然後只要網夠堅實,那麼除了計畫之內的目標,或許也能挽救一些我們當初意想不到,但將很高興能施以幫助的案例。



舊站人氣:361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