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會是描述二戰後,四個背景不同的中國女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前往美國尋找新生活。在經歷了民國初年的動盪後,來到這個強盛的國家後,她們當然都震撼於文化的極端不同。於是她們骨子裡的中國文化與新接受的西方文化開始互相衝擊。
在生下孩子後(四位都有女兒),她們都決定將自己認為兩邊文化中最好的部分教給子女,讓她們變成最強的。只是對女兒們來說,這並不一定是好事,而且在兩個巨大文化的拉扯下成長,有時更讓人感到無所適從……
而且驚人的是,本書內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取材譚恩美自己的母親與其曾祖母之故事,這讓人不禁為其一生的傳奇性而訝異。只能說現實果然是永遠比故事更離奇,人的想像力或許也不真是那麼大(笑)。
喜福會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她描述華裔代移民間的差異與相處,中國女性傳統上的定位,還有亙古的母女問題。這是本讓我非常有感觸的書,尤其是在母親對子女期望的部分。
另外要強調的地方是,本作或許是早期移民的第二代比較獨有的體驗,雖然我對西方人與有色種族相處上的進步沒什麼信心,但我想也比當初好個一點了。
我們經常聽到對ABC使用香焦這種詞來形容,外表是黃的,裡面卻是白的。我們不覺得他們完全屬於我們的一份子,但西方社會又何償會完全接受?時常會聽到很多案例,移民父母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中文,或者是孩子根本不想學中文了(當然,在中國經濟堀起後,這情況有反過來)。
事實上美國學校教育在文化侵略上是極強的(只是說這到底是他們的國家,創造愛國心並沒有錯),這也是某些特殊宗教的教徒不願意送子女去上課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在那兒土生土長的小孩價值觀受到多大影響是不難想像的。
而若是父母企圖為了自身原有的文化的努力的話(不論是那個民族),有時反而會換來不屑的眼神。但在這群第二代長大後,很快就會發現不對勁,因為他們成了中間人,兩邊都不討好。
當他們認真的想要尋根時,有時卻會發現自己連根都找不到了,雖然這不影響生活,但總難免會產生迷惘。當然我想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這麼覺得,但對某些感受力較強,如作者這樣的人而言,這種情況是讓人極為難受的。
喜福會全書中不停的略微帶到這點,這或許也是作者的一些感觸吧。當年紀漸漸增長,開始可以看見更多東西時,過往的思考模式也許會崩解,露出更內在的東西來。但這方面只是單純的感觸罷了,本書牽動我的,是另一些東西。
沒有身處在西方世界裡,我感覺不到所謂『中國女人』的特別。或許是因為滿街的女性都是在這種要求下成長的,又或者是時代已經進步了(有嗎?),所以對於要求溫柔、逆來順受的價值觀並沒有強烈的支配我。喜福會中真正讓我感慨的部分,是母女相處的部分。
對我來說這部分甚至超脫了狹隘的民族觀點,而應該是全世界所有親子間的問題。有人說國外對子女教育比較開放,但這並不一定,大部分的父母還是對子女有著無上的期望,並且為此衝突。可能沒有東方父母如此極端,但我想極端者或許也不在少數。
在親子關係中,母女關係通常是最為密切的,若是不幸無法建立關係,那種遺憾通常也是最大的。喜福會這本書中包含了整整三代的母女關係,從東方延續到西方,從中國文化到美式文化,從古老到新潮。
四對母女各有各的背景,有些普通、有些哀戚、有些戲劇化,但都各代表了一種母女相處的模式。我甚至可以說,喜福會一書內就包括了幾乎大部分的母女相處對應,而這之間唯一共通的,或許就是愛了吧。
父母做些什麼,總是建基於愛,縱使那方式不見得正確,但那分愛卻也是貨真價實的。只是在錯誤的愛法下,子女通常都會起反感。等到子女終於可以完全理解父母思緒的時候,恐怕時間已經不夠或沒有了,雙方已經來不及互相傾訴想法了。
而過重的期待也會使子女感到無比的壓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站在頂點上面。父母的期待如此多,但能完全辦到那些事情的人卻不多。當確知自己的確辦不到的那天,這分失落也絕對是很沈重的。
只能說,喜福會最吸引我的就是這部分吧,本書對母女相處間的問題刻劃得極為細緻且多樣,完全的打入人的心坎,並為此感到震撼不已。這是本細緻的書,閱讀的時候除了驚訝於女性的堅強以外,也為書中對親子關係的探討感動不已。
另外本書一樣是採用不同視角跳述的手法,慢慢拼湊出完整的故事來,和電影版採用完整陳述的方式不同。而電影亦對劇情稍作改編,且兩作間的表達手法各有擅場,這是相當值得比較的。
至少在我看來,電影在挑蟹的部分處理的較好、感情較強,而若絲線的改編也表達的較清楚與戲劇化。不過小說在完整性與角色內心的描寫則是較佳的地方,整體氛圍的營造也比電影版悠遠,對於心理層面的探討亦較深入。
另外本書還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那就是裡頭的媽媽們講起故事來都好像在吟詠,不知是準備很久了呢,還是大家口才都很好?(笑)嘮嘮叨叨了這麼多,說真的,喜福會這本書除了內容深刻又細密緜長外,光是衝著她在美國文壇上的地位,就值得去找來看了。
舊站人氣:34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