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瑪莉的音樂盒

很久前就看過毛毛牙推薦這套漫畫,只是我的興趣是拖拖拉拉嘛,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看也是很正常的。又因為一路以來關於這部聽過的真的都是好評,所以看的時候也不想太多,只是單純的期待作者會畫出一個怎樣的故事。實際讀完……嗯,真的是很好看沒錯,不過也太致鬱了吧!(眼神死)


那是一個充滿和樂的島嶼世界,所有人都信仰著名為瑪麗的神明。在這世界中,凱伊與皮皮一同居住在專攻機械研製的碧利特之地。皮皮深愛著凱伊,但凱伊卻總凝望著天際的瑪麗。美好日子持續著,直到有天凱伊想起了過去……究竟瑪麗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擁有印記又代表什麼意思,最終所有人又會迎來怎樣的明天?



古屋兔丸的人物骨架其實不怎麼精確,但這部真正讓人興奮的畫面,其實在於獨具特色的建築、景物與機械設計。也就是說如果是背景控的話一定會看到超興奮,實 在是太棒了!(還有蒸汽控也很推薦 < - 啥是蒸氣控啦! <- 是的話一定看得懂我在說什麼,沒汽的好像叫發條龐克吧 XDDD )


特別是那些很精緻的機械描繪,真的是讓讀者看到飽為止。我不是美術科班不太能精準的描述那風格,只能說由這種帶點童話與鋼板畫味道的線條構成一股獨特的魅力。加上台版裝禎和印刷都很棒,個人十分推薦找實體書來閱讀,那品質絕對是網路掃圖難以比美的。


咳,除了畫面以外,這部最重要的始終還是故事本身,作者敘述節奏拿捏得很好,無論人際互動、主線劇情鋪陳,還是世界觀與宗教 觀,都以不徐不疾的步調呈現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只是……常看書的話,時不時會看見不圓滿的結局很正常。但我很久沒遇見讀完這麼難過的作品了,真的很難過,想想應該是主打的點正好戳中特別在意的地方吧。


這部我很推薦各位直接去看(然後看完再回來讀心得 <- 本末倒置),就算不合胃口應該也很有機會覺得是優秀的作品,所以不用擔心請盡情享用。下面心得會提及原作情節,連帶字裡行間提到的資訊大概也夠讓人把故事重點全部推測出來了,是否閱讀請自行斟酌。


老實說讀完的感覺會這麼鬱,主要還是因為這整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自由意志被徹底壓制而形成的命定制,身處其中的人根本無力反抗、甚至被預設成不該反抗。而且世界整個就超黑心 的,把人家吃乾抹淨利用完就狠狠甩掉放風追……就算翼神世音也是拿主角去孵蛋(特別是劇場版多元變奏曲),好歹孵完還是有給GOOD END好不好!(眼神死)


結果瑪麗的音樂盒(Marieの奏でる音楽)……介面很友善,本質超黑心,設計這系統的人應該沒有朋友。廣告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我想這套更新機制彰顯的完全是人性黑暗面來著。整個故事看到最後可以發現,這設計就是號稱有給選擇權,但實際上整個機制都設計成不給關(大概是世男女裡克雷科那一型的 < - 等等妳對克雷科有怎樣的誤會)


於是讀者看見的是一個培養皿式的大同世界,裡頭的人類無法維持負面情緒也沒有發展性,取而代之的是絕對的世界和平。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情緒這種東西即使出發點相同,也會視人的性格或處境往正面或負面方向展現。瑪莉會蓋掉所有可能往負面方向發展的激烈情緒。於是在這樣的世界觀底下,人類只能成天展現「人性的光輝」,而整個社會也如此鼓勵,最後造就一個大家必得微笑的美好世界。


但就像上面提到的,無論理由是什麼,總之系統透過留下一個定期更新的機制,定期挑出「神選者」代表用戶,至少在檯面上維持選擇權。但就像上面提到的,很明顯整個設計重點都放在全力在防堵系統被推翻的可能,於是搞出來的事就是:


首先成立一個宗教,把系統擬人化成一個叫瑪莉的女神,然後這世界裡的所有人都是瑪莉的信徒。接下來定時抓一個倒楣鬼我是說信徒來改造,讓這人徹底愛上瑪麗。時間一到再告訴他,不維持機制瑪麗會死喲!(啾咪)


那如果這倒楣鬼寧可壓抑愛情,堅持給人類完全的發展空間 呢?別擔心,還有虛擬實境可以把人丟進去,實際跑一次舊時代各種最展現人性黑暗面的悲慘狀況。在這樣身歷其境的感受一次人性黑暗面後(別忘記這倒楣鬼從小到大都住大同世界,對人性黑暗面沒抗性可言,這時還深深愛著瑪麗)最後……除非選到瘋子,不然正常人會做出什麼選擇並不令人疑惑,但當然系統一開始就不會選瘋子。


最終人是習慣的動物。


閱讀時我也一直在想,這究竟是個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世界,其實非常微妙而模糊。或許最終還是得端視個人理念而定,而且那理念還得非常、非常堅定才行。於是問題又回到,人類真的有自由意志嗎?為 了世界和平,毀掉幾個人的人生相較之下真的不算什麼。


但為了更新系統,無情扭曲著人類意志、情感與生命這種作法,終究殘忍得令人心痛(看看原本的兩小無猜 是多可愛啊)但話又說回來,那本來就是一個人人的自由意志都受影響的世界,只是程度深淺的問題。再說倘若人類確實沒有自由意志,本來就一切全受環境影響的話,瑪麗以這樣的作法達成世界和平,真能稱之為扭曲,或者存在嚴重道德瑕疵嗎?


必要之惡是否真的必要,是個複雜且沒有正確答案的兩難疑問,在連那個「惡」是否為惡都是個問題的時候。但也正因為無論在道德、倫理還是哲學上,瑪麗的音樂盒都呈現出無數的難題,才彰顯出這部作品本質裡那股強烈的矛盾與衝突性,連帶襯托出人類情感的堅韌與弔詭。


我想那真的是非常強烈的愛,畢竟面對世界機制的無情,人還可以做什麼?如果可以公平競爭的話也就算了,但那樣的選項從一開始就完全不存在。所以,到頭來, 或許也只能死命掙扎了。抓牢僅有的一絲空間拼命掙扎,那怕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性,一切終究只是徒勞無功也想繼續努力下去,因為,那是自己內心最珍惜且絕不想放手的情感。


關於最後一章的爆點其實不難猜,畢竟故事裡有太多突兀的情節在強烈暗示著(光合照上沒看到人這點,就大概猜得到是怎樣了)只是結局還是遠比我想像中更令人難過,因為一切真的很絕情,這機制整個沒血沒淚到可恨的程度(雖說合理想像,也許設計者也不想那麼狠,只是受限於技術問題無法做得更貼近人性了吧)


在離別的晨光裡,凱伊究竟是抱持著怎樣的心情看待這一切?由於瑪麗的切入與影響,他連怨懟或者憎恨的情緒都無法滋生;我想在那當下充滿凱伊內心的,恐怕是濃濃的遺憾與無奈吧。為那無可轉圜的命運,也為了曾經可能有,但已經永遠失去的機會。


其實用後見之名來看,或許內心「愛情」受到操弄的人不只有凱伊,皮皮也是。恐怕大半個故事裡她對凱伊的愛也是操弄的結果,因為成為神選者的人在正常人類社會裡是無法靠自己正常過下去的,同時如果沒有足夠的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支撐其成長,恐怕到了系統更新那天時,人已經壞掉了也說不定。


甚至也或許這才是系統更新最原始的樣貌,讓一個脫離人類社會常軌的人,用疏離的角度對瑪莉的世界進行觀察並在最後做決定。但無論這是後來設計被扭曲又或者系統叛變,結果神選者不但沒有以「死者身分」離開世界觀察的機會,反倒被用愛情深深的綁回原來的生活。


是的,也許皮皮對凱伊那極度執著的愛也是操弄的結果,是她的堅持與執念,才讓已經落海「死去」的凱伊再次獲得社會接受與承認。是她的愛牢牢的綁住凱伊,也讓眾人接納並認知了那樣的存在,最終讓凱伊還是理所當然的成為瑪莉世界裡的社會人。


同時我也在思索,在這個世界裡唯一的反抗方式其實是瘋狂的往正面方向衝刺的情感,只有這樣的方式才可能成功擦邊去稍稍抵觸瑪莉的規則。系統更新後凱伊對瑪莉的愛就完全消失了,照理來說皮皮對凱伊那份同樣執著的愛很可能也在同時消退。可也正因如此,皮皮之後繼續愛了一輩子的凱伊。


從這個角度來看,皮皮這輩子如何用愛來反抗瑪莉的絕對宰制,避免這份情感被系統蓋掉,其實是很厲害卻又令人毛骨悚然的。她最後那句「看來我是完完全全輸給了妳呢,瑪麗」裡,究竟蘊藏了多複雜的情緒與想法呢?結局在強烈的苦澀與無可奈何中,又有著濃濃的深情,資訊的層層釋放帶來一道道情緒上的翻轉與驚豔,同時構成深刻的讀後心情。


瑪麗的音樂盒是部相當優異的漫畫,作者以明亮又冰冷,殘酷又充滿執著的筆觸,述說著一則關於愛與犧牲、莫可奈何的故事。這世上也是有如此深沈的愛,而且在有瑪麗的世界裡,那或許也是唯一真實的情感了。


AP連結:瑪莉的音樂盒(古屋兔丸經典復刻二十年紀念版)



舊站人氣: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