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明代宦官

老實說我個人對明朝太監的印象,基本上由武俠片中的壓軸反派公公大內高手高手高高手;以及在宮廷中幫懶散的皇帝辦公,秉筆用力批奏折之過勞爆肝公務員,這兩種微妙的文武雜燴組合而成。


該怎麼說呢,雖然中國史上宦官干政的朝代不算少,但像明朝這樣非常知名(看看那滿滿的千歲千歲千千歲XD)而且印象十分兩極化的時代真的不多嘛。所以在注意到蔡石山這本書時,馬上心花朵朵開立刻找來看。然後這本也確實建立起很多我以往不清楚的概念,突然間覺得過去混亂的認知變得條理分明了這樣。



不可諱言明朝這些太監的形象真的非常差,像魏忠賢這樣的人物更是人盡皆知(有看連續劇或電影的都知道這樣 <- 事實無誤)所以本書某方面而言,也算是有點為這群不過是身體少了重要部分的內廷公務員翻案沒錯。然後就這點而言作者的切入角度感覺相當公正,沒特別偏頗那 一邊。


整本書中對我最重要的地方是裡頭解讀明代體制的方向,相當明確的讓我瞭解到要說這時代的公公們「宦官干政」其實並不是很公平。因為大明帝國的政體根本就是正大光明的讓宦官參與政治運作,講直接點就是這國家根本有兩個並立(疊床架屋)的行政體系。


一個不用說就是科舉出身的士大夫(也就是正統儒家思維之中的「唯一」),另一個則是本文的重點太監。而真正的九五之尊也就是皇帝則藉由這兩股勢力互相拉扯制衡,在整整兩百七十六年間掌握了無上的專制權力(讓下頭互鬥就對了)。


在這種狀況下與其說宦官基於私利敗德干政,倒不如說這個國家打從朱元璋開始,就都為了自己方便同時建立起兩個行政體系,讓士太夫與宦官間必須事事合作與監督(當然內廷太監這邊的體系是慢慢建立起來,而非一次到位)。


這也是為啥明初時太監才幾百人,到了滅亡時已經有了十萬閹人的理由……不然照這種用法根本不夠用好不好!(囧,缺額爆多)先別提紫禁城的內外務就已經多到 翻掉(別的不提,紫禁城還是太監阮安設計、監造的)由於明代特殊的養皇族制度,於是公公們也不是皇宮限定,而是整個國家這邊親王那邊公侯大家全部都在用。 而明末時全國皇族超過八萬……換算一下,其實十萬閹人好像真的沒有很誇張。


當然明末時期經濟失調、貧富嚴重不均的現象也應該列入考慮沒錯(養皇族又是肇因之一,怎麼會有那麼蠢的制度……唉,天曉得)可是太監在這個朝代的用途之多還真的非常讓人……驚豔。


鄭和下西洋這個大家都知道,但除此之外無論幫批奏折、外交出使、帶兵打仗、修築水利、司法審判、稅捐稽徵、情報搜集、幫皇帝歛財等等等等,許許多多其他朝代根本難以想像是宦官常務的工作,在明朝……要不是有宦官單位和士大夫單位並行,就是常常特派。


所以明代的宦官自然也像士大夫那樣,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存在。有魏忠賢和劉瑾這種爛到大家都知道的,也有那種敢嗆皇帝是個腦殘的剛正人士(沐敬)、擅長帶兵 打仗、皇帝一死鎮守京師穩定局勢直至新帝上任的將領(張永)以及許多優異的外交使節、水利長才、藝術家,甚至有像懷恩這樣內朝外朝全部舉拇指的超級大咖。


所以與其說明代的宦官濫權干政、貪污腐敗,倒不如說有缺陷的制度本來就容易攻陷人性弱點,更別提那還是百分之一百的人治社會。所以整體衡量下來,宦官從政其實沒有所謂的好或壞,甚至優劣都是特例,大多數人往往是普普通通的做著任內該做的事做到退休,沒什麼特別的好或壞。


更不用說如同作者一再指出的,整個明代無論宦官的勢力再大,權力也始終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上。即便是最有權勢的濫權者也很難掌權超過十年,而且通常下場淒慘。那怕沒犯什麼大錯,只要皇上覺得需要切割就會馬上被切割,沒第二句話好說。甚至只要新帝上任照慣例就是宰上任大咖宦官好讓百姓爽,這真的是……


所以明代的宦官行政體系完全是皇帝鞏固權力的棋子,必要時也是精美的替罪羔羊(明明是替皇帝歛財,頂多自己也撈一點或者很多點,但大家怨恨的主要對象還是太監這樣。歛得好也慘,歛得不好也慘,雖說是肥缺但長遠來看還是穩賠)。


此外由於宦官行政體系的存在,顯然傷害到儒家 + 科舉 + 小雞雞體系出身的士大夫之自尊心與價值觀,利害又全摻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於是幹得超好史書寫兩段,幹得很爛寫上十多頁只是小事,疑似把鄭和的航海記錄完全燒光光這實在不知該說什麼。整個文人體系對於宦官的功績大開無視變成了定番,至於壞事就真的當自己是天橋底下說書的了(當然文筆很棒,明史寫得有名的棒這樣)。


總之明代宦官從通盤的角度介紹、分析太監在該朝代的存在地位與特殊必要性。連帶幫助讀者藉此角度更加瞭解明帝國諸多怪異、或至少我此前不解之處的因由。大量舉例也提供了一般讀者較少知悉的故事,整體而言是讓人看得高興、也相當有收穫的一本書。



舊站人氣:8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