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疾病與權力:診斷百年來各國領袖的疾病、抑鬱與狂妄

本書以專業醫學角度探討,這一百年間全球知名領袖心理生理面的疾病問題。又由於作者大衛.歐文(David Owen)曾任英國外相,整個從政生涯並參與不少英國與國際政事。所以書中提及的人事物有不少他都曾親身參與其中、或者有一定的接觸,這也增添了閱讀時的樂趣與豐富程度。


作品前兩章以概略形式漫談二十世紀(以及部分新世界 )各國領袖的疾病問題。三到七章則以重大國際事件為經,時任領袖的健康狀況為緯,對當時的狀況因由進行探討。作者承認相關分析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實,但也確實提供了另一種看待歷史的角度。


不可諱言由於史料數量的差異(先別提本人就有意識在當史料製造機的邱吉爾XD),1901至1953年間領袖的內容相對較為紮實。1950至2007的部分,一方面是現存資料沒那麼多(檔案未解密、回憶錄的量也……)另一方面歷史動蕩也不如二十世紀前半那麼腥風血雨。


加上比較重大的事件也都移到後面章節談了,於是敘述時自然也比較偏向介紹和簡單分析(另外不少當事人都還活著,我想也是原因吧)。這兩章最有意思的地方在 於此前有些認識但不太熟、以及根本沒什麼印象的人物,藉由閱讀本書這回都有了認識。至於本來就熟的,呃,讀這個永遠不會膩,而且從醫學角度進行分析也是個 吸引人的切入點。


然後不意外這兩章大多都以生理疾病為主,心理疾病則是憂鬱、躁鬱症居多。畢竟要從醫學角度判斷有沒有特定精神病得經過嚴格定義,即便是常被形容為瘋子的領袖如希特勒,作者分析過後也不認為他瘋了,更別提其他那些弄不清究竟是人格特質,還是真的有病的表現。


第三章談的是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與他的蘇伊士運河危機,這件事就我所知完全是場政治災難,然後在作者眼中是……超級政治災難(爆)但這章最讓我哈哈大笑(喂)的部分,其實是他擔任外相時那個失敗到不能再失敗的切除膽囊手術。


當時身為外相的艾登,不聽診斷醫生建議的操刀人選,自行找了位老外科醫生。結果那位外科醫生為此焦慮到不行(邱吉爾還幫倒忙,動刀前一直跟他說這病人很重 要絕不能有閃失),開刀開到一半竟然手一滑割斷了膽管……不用說第一次手術當然以失敗收場,而且老醫生打死都不扛第二場。


可是割斷了膽管、原始問題又沒解決,非要有第二場不可。於是老醫生的第一助手硬著頭皮頂起來下刀,很遺憾據說整段過程比第一回更險象環生,躺在手術檯上的 艾登根本徘徊於生死之間。然後,手術結束,附帶一提,他的肝臟右動脈也順便被結紮了喲……咿呀呀呀呀呀 ~~~~~~~~(慘叫)


雙重悲劇不能放給他爛,於是艾登的診斷醫生想辦法幫他約了來自美國、這方面的世界權威。權威一看大概也眼神死,馬上建議他到美國動手術。但時任首相的邱吉 爾這回可有意見了,根本不想放自己的外相到美國開刀。因為堂堂大英帝國外相跑去美國動手術,要英國醫生的面子那裡擺呀?想當年老子我割盲腸時可是在廚房流 理台直接上呢!


沒辦法,艾登的診斷醫生和來自美國的權威只好一起到唐寧街十號,死命跟邱吉爾解釋,重建膽管是很複雜的精密手術,跟割盲腸不一樣呀我們的溫尼!(但微妙的是,艾登本人當初選那位老外科醫生執刀的理由,其實是對方幫他開過盲腸……)


這個災難當然影響了艾登的健康,但是否連帶剝奪了他的政治判斷力?作者並不這麼覺得。真正讓艾登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一錯再錯的,其實是他當時精神狀況極度 低落、生活作息不正常也沒辦法正常。結果陷入晚上鎮定藥物、早上興奮劑的無限迴圈,而且用量還越來越大(甚至可能安非他命都摻了一腳)。


這些藥物當然會影響判斷力,於是這位在二戰期間曾擔負起重要責任、並做出不少優秀判斷及決策的人才,此時卻好像不知把他的腦袋忘在那裡,一再犯下不該犯的 錯誤。最後他的政治生命也跟著一起炸掉,留下的錯誤並將深深影響往後的國際局勢。讀到泰晤士報給他的悼文「英國最後一個相信英國是一方強權的首相,也是第 一個在遭遇危機時發現原來並非如此的首相。」感覺著實有些悲哀啊。


第四章談的是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健康,老實說我之前雖然知道他會濫用藥物,但並不知道他的身體根本老早就整組壞光光,而且患有愛迪生氏病。不過這種疾病其實 不會影響判斷力,所以讓甘迺迪在古巴豬玀灣事件與隨後和赫魯雪夫在維也納會談時表現一塌糊塗的理由,乃是因為他裝死不好好追求正統治療。


亂七八糟的療法和藥物使用,外帶類固醇加安非他命(那年頭安非他命並不被視作毒品),而且用量還越來越大,在在嚴重影響甘迺迪的思考與判斷能力,讓他在上 述兩起事件中的表現只有失敗中的失敗足以形容。還好真的是太失敗了,痛定思痛的結果,他總算找來相關方面的權威醫生,而且醫生第一個建議就是:給我運動! (所以甘迺迪那時不做床上運動以外的運動 <- 喂)


身體與病痛獲得控制後,甘迺迪的決策能力回復正常,在之後的古巴飛彈危機中表現亮眼優秀(強推電影驚爆十三天),並穩下了往後的冷戰局勢。只是說如果不是他在前一年表現像個白痴(喂)赫魯雪夫也不至於看不起他到決定在古巴弄飛彈,所以歷史真的是很弔詭的啊。


第五章談的是伊朗沙阿巴勒維國王的血癌,發現自己罹患疾病時,沙阿選擇絕對保密。從法國請來的兩位醫生也因此採取種種保密措施,甚至因為保密保得太好了反 而捏了一大把冷汗。比如為了偽裝國王服用的藥物種類,醫生事先採買另一種常見藥物,然後利用空瓶將真正用藥給他偷天換日一番。


沒想到沙阿的貼身男侍非常細心,為防藥吃完沒得補,自己多買了好幾罐那種常見藥物回來備用兼給沙阿服用。沙阿也沒發現這件事,照樣吃他的藥,然後下回醫生再來檢查的時候……咿呀呀呀呀呀 ~(後來才發現,不是癌症在投變化球,真是太好了)


只是血癌並不是導致巴勒維倒臺的最主要原因,真正的禍根還是他自己施政錯誤、不正視國家問題所在,進行民主化的程序又過慢。此外當時擔任外相的作者覺得沙阿真正的錯誤,還是在於「隱瞞」他的病情上。作者推敲,當時蘇聯和法國情報單位可能知道這件事,但英美真的不知道。


如果英美當時知道這件事,想必會以健康為由施與極大的壓力,逼巴勒維前往國外就醫,並授權伊朗快速民主化,而且想必可以改變伊朗之後的命運。但很遺憾這件 事沒有發生在我們的世界線裡面,於是返國的何梅尼帶領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襲捲了整個國家直至現在。就這點而言,沙阿本人隱滿疾病的行為帶來了非常遭糟的結 果。


相較之下密特朗雖然也將他的前列腺癌保密到家,但在作者眼中他的判斷力與意志力卻始終維持得相當不錯,不但留下優秀政績而且下台的身影還算漂亮,確實是非常強大的人。


只是問題出在,在密特朗越病越嚴重的時候,他對國際局勢的決策還是可能受到影響。事到如今已經很難確定,如果密特朗保持健康的話,波士尼亞和盧安達的大屠殺能否被阻止?如果密特朗不選第二任的話,這一切會不會有所改變?想到那些慘死的人,這問號顯得充滿血淚。


第七章談的是小布希和布萊納的伊拉克戰爭,他們身體或多或少有點毛病,但在作者眼中這兩人組最嚴重的問題是狂妄症。這是作者在本書中企圖提出的一種精神問 題,普遍常見於擁有權力的領導人手上。二戰開戰前的勞合.喬治、二戰中後期的希特勒、執政末期的柴契爾,在他眼中都是狂妄症的可能患者。


顧名思義這種症狀的表現就是很狂妄(廢話)覺得自己天正降大任於斯人也,我最厲害我最行,聽不進任何刺耳的批評。會自動過濾建議中不討喜的部分,只留下喜 歡的東西在腦袋裡,或乾脆當作那建議根本不存在。老實說有不少陰謀論環繞著伊拉克戰爭的起因,但看作者的描述……唉,也許一切的真相就只是有兩個手握大權 的傢伙當時腦袋開洞,而且整個過程都洞洞相連到天邊。


(附帶一提,越戰期間詹森一直在凹當時的英國首相哈洛德.威爾遜出兵,甚至說那怕只派幾個蘇格蘭風笛手也比不派好。但威爾遜不派就是不派。有回詹森又威脅 說如果他再不派兵參加,就要抽掉對英鎊的支持;威爾遜回答他,如果英國把部隊從馬來西亞與香港徹走的話,那麼英鎊有沒有支持都無所謂。我默默覺得這回答好 帥)


審慎周全的思考後仍做出錯誤判斷始終是難免的事,不應太過苛責,但如果完全沒有思考的話……從作者當時的回憶與諸多事後流出的機密文件來看,這兩個人還真 的可能什麼都沒在想。當然他們到底是抱著怎樣的心態決定開啟這場戰爭,作者計對兩人的心理、生理與經歷做出許多分析,是否為真其實不一定,但讀起來很有 趣,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參考性。


整本疾病與權力:診斷百年來各國領袖的疾病、抑鬱與狂妄(In Sickness and in Power: Illness in Heads of Government During the Last 100 Years)讀下來除了知道很多歷史事件的過程與內幕外(有些是作者擔任外相時發生的事,自然有第一手消息,比如他曾經咨詢過英國秘情局暗殺烏干達總統伊 迪.阿敏的可行性,但被反對了),也因為疾病這個因素加進來,而有了新的認知。


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再強調無論是什麼疾病,身為領袖的人都該開誠佈公,這也才是進行公民教育的正確方法。如果疾病不影響判斷力與行政穩定,那選民當然得學會不把這作為投票與否的考慮因素。倘若疾病與相關用藥會造成影響,那這位候選人或領導者自然該主動退場。


而醫生在身為醫生之前,同時也是一位公民,如果自己的病人可能對國家造成災難,便不該繼續掩護,而該立刻通知適當人選,改變可能導致的悲劇。因此民主國家都該建立獨立的醫療檢查單位與退場機制,排除因疾病、衰老、與狂妄症而變得不適任者的領袖。



舊站人氣:4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