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

月亮下去了

The Moon Is Down是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在1942年出版的中篇小說,內容描述挪威某座小鎮遭到德軍閃電入侵後,當地居民與占領者間各自為了自由與職責,展開哀傷、冷歛又有些茫然的血腥互動。故事雖然明顯影射二戰,但從頭到尾都沒有點出希特勒或者納粹之名,僅是以稱呼帶過,背景市鎮也沒有寫出名字。


本書於二戰時期的歐洲首先以法文翻譯出版,接著在各大受佔領國也陸續面市,並成為整個戰爭時期在歐洲最風行的美國文學。也因此早得知小說帶點宣傳性質的我原先沒很期待。不過實際閱讀會發現,月亮下去了仍帶有史坦貝克小說中常見的核心價值,是部精彩、尖銳卻也優美的好作品。


月亮下去了是個非常人性的故事,這部分也體現在書中描述角色的方式。作為占領軍中樞的軍官各有各的性格,非但不殘虐,反而還像個好鄰居──當然,這是指假 如他們並非以敵人身分而來的話。事實是身為軍人的他們有職責在身,必須負起上級交辦的責任,而為了達成任務,他們必須拿出各種手段。


不過對市民而言,這幫入侵者反正本來就不受歡迎,就算他們啥都不做好了,依舊只有被怨恨的份。於是在閃電入侵當下的短暫驚愕後,市民的地下行動開始層出不窮,配合公開敵視與冷漠順從,令這群遠道而來的德軍幾乎精神崩潰。


小說中無論軍人還是市民,作為個體而都沒有所謂的惡人或者正義的一方,但當一方身受無情組織的驅使進行不義之事,而另一方則以個人身分追求自由時,便注定他們不會出現所謂良好互動。


當兩邊都是人時,可怕的就是橫亙在中間的組織。在這個故事裡,史坦貝克仍舊精準呈現出,人類個體在組織中遭受輾磨的悲哀處境。許許多多的『礙於職責,理所當然』最後造就出更多悲劇。


史坦貝克在書中使用了不少自己擅長的譬喻,無論是蒼蠅征服了蒼蠅紙的隱喻,還是北京老太太琥珀髮針的意象,都在生動之餘點出了背後深刻的意涵。即便開始之 前已可預見後果,可如同受浪潮推進般,組織裡的螺絲釘終究只能選擇那必然導向悲劇的決定,又或者別名無可奈何的理性選擇。


月亮下去了的基調其實非常寧靜,是個憂傷的清麗故事。也或許正是這樣的氛圍,才讓劇情本身的血腥與殘酷更加凸顯出來。故事從剛開始時敵我兩方皆有些茫然無措,甚至出現不少荒謬且帶著喜感的情節。接著人民意識漸漸清醒,來自遠方的軍人開始左支右絀。


層出不窮的反抗行動在故事裡顯得微妙乾淨,從頭到尾濺血的情節都是用暗示的,力道卻相當足夠。隨著情勢發展,到後來軍方所謂理所當然的規矩行事,開始顯得 可笑而呆笨。確實他們的所做所為可恨又令人生氣,但讀者在感受指責與控訴之餘,卻又不禁同情起那被極度壓縮的自我意志,以及因而產生的僵固呆滯。


表面上本書是個鼓舞人心的凱旋自由之歌,實際上也沒錯啦,可是他的骨子裡仍舊在批判所謂『組織』冷酷無情起來時所產生的種種問題。人類社會很難沒有組織,但也不該讓組織膨脹到足以反過來控制人類的一切甚至發起戰爭,正如同本書所暗指的納粹。


但並不僅限於戰爭,從頭到尾讀者在書裡看見的是自由對抗壓迫,人性對抗無機質的組織力量。面對不公不義的局面,所有人民皆應起而有所作為,而不該盲從於組 織之下,因此產生的抗爭將是正義且良善的。我想這正是史坦貝克小說中不時反覆出現的旋律,甚至在某些時刻這精神還超越了作家本人的認知,我想能寫出這樣的 作品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史坦貝克相關作品心得



舊站人氣:3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