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就是不進連鎖店

其實我還蠻喜歡這類的書籍,那些不平凡的經歷與體驗總令我覺得有趣。但基於種種緣故,近幾年變得很少碰,雖然我還是蠻愛的。這本是偶然翻到,正巧又感興趣,所以便立馬弄回來看。然後其實副標「100天沒有連鎖店的旅行」就把內容交待得很清楚啦。


基本上這是一名英國演員兼製作人有天終於受夠包括旅館與餐廳在內(顯然讓他不太舒服)的美國連鎖企業,於是決心展開一場長途旅行。他要從美利堅合眾國的西岸開車到東岸,一路上全都不進連鎖店!乍聽之下好像不算太難,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可大了。



加油站、餐廳和旅館這行車旅行的三位一體全部都不能在連鎖店消費,呃,這可不是有一點難度這種輕描淡寫的字句足以形容的 --雖然理論上至少現在還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不過也夠麻煩的了。


持平而論這本書沒有我想像中有趣,但仍舊是一次滿足好奇心的體驗共享。沒想像中有趣的一大理由在於作者Dave Gorman的旅途過程確實就沒多誇張勁爆,主體只是不斷反覆開車、吃、睡覺的循環,讀起來是不至於無聊,可是……呃,總之就稱之為平實吧。


溫馨餐館的最後營業日,和絕大多數一筆帶過的無聊餐正好顯現出本書的形貌來,也就是旅行中會有些很特別的事,但大多時候都還蠻平凡的。有超爛旅館,就也會有狗形旅館或者樹屋旅館。


沒完沒了的修車需求與突發狀況(大都是因為微妙的繞路造成的)並體驗到人們總是有著許多面向。還有因為教義問題,作者更是超用力吐槽摩門教,這部分還蠻有趣的。所以整體看完之後仍有所得,只是我也不會用相當有趣來形容 ~(大概是普通有趣這樣)


大型連鎖店剝奪了獨立店家的生存機會,這是許多人為之所詬病的。只是說真的,他的缺點也正是優點,當一切不確定時人往往會選擇最能讓自己安心的店家。這也是某個時代的台灣人出國時,常在茫然半天後進了麥當勞理由,更別提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大品牌等於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


另外更實在的還有,對荷包不大的消費者而言,大型連鎖店就是比獨立店家便宜沒錯啊。雖然可愛的小店能勾起人心中的保護欲,但口袋不深時感性自然會被壓得死死的。


所以我雖然會為獨立店家的消逝而感傷,但除了自己真的有愛到大力支持的口袋店家外,其他大多時候還蠻沒有心力去關懷的 ~(嚴格說起來,我實在不是什麼社會責任心強烈的人 <- 也沒人有這種誤會)


所以這本書雖然吸引我,但理由確實不是因為支持獨立店家,只是覺得看別人做這種這種自找麻煩的事挺有趣的 ~(揍)書中發生的種種也多半是料想得到的事,那怕順利或麻煩皆然。不過我相信閱讀這世上有人曾做過的某件事的記錄,無論如何都能為自己增添些許見識,並 成為思考的土壤。


當然讀這本書也會讓我開始想像,如果想在台灣進行類似的旅行,那會是怎樣的景況?不過還沒開始馬上可以想見的是,這趟旅行最好別妄想開任何依靠汽油或柴油當燃料的科技產品,否則可能得先學扛車術才能上路。


畢竟台灣可沒有獨立加油站這回事(或者我們相信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還是存在,問題只是在於那是個不知名的角落)所以不進連鎖店的意思就是,當你看見中油、台塑、台糖還是全國通通有油加不得,這……呃,扛車術這可不是讀一年練十年就能解決的啊。


所以,在寶島想玩這招,就必須騎腳踏車或開11路 ~(銀彈夠的話也可以雇人力車啦 <- 喂)只能說幸好走一次美國西岸到東岸,都不知道能環台灣幾圈了,所以這還不成問題。而且吃和住的部分咱們中華民國可比美國好解決一百萬倍,台灣到處都是非 連鎖餐飲店,連鎖旅館也是近年來才開始慢慢堀起,獨立經營的睡覺場所可還多得是。


所以,除了強迫式節能減碳外,出乎意料的除了不能進小七、早餐不能吃美而美外,想在台灣做到這點難度並沒有高到難以想像(除非目標扛車術)只是話說回來, 我也不過是想想罷了,本來就沒說排斥連鎖店的我,自然也不會有這種雄心壯志。不過我向來佩服有這樣心力的人、喜歡看這樣的過程,總之這是很個人口味的選書 方向,以上。



舊站人氣:13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