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

塔克西多公園

最近開始看時間總算對上的D台二戰全彩實錄,雖然發生的事情大致都知道了,但沒辦法我對戰史就是好有愛呀。看到第三集描述波蘭人如何破解德軍謎密碼機、最後將成果後交付英國發揚光大的始末,讓我突然想起自己買過一本描述華爾街大亨,如何動用自己的人脈促成包括曼哈頓計畫在內,許多二戰美國科學大型研究計畫。


當下突然很有閱讀欲,馬上決定翻出來讀。只是,呃,真的買太久了一時間忘記堆到那去,弄了好一陣子才找到書。故事內容基本就是上述那樣,敘述阿弗雷德.李.盧米斯這位低調富翁兼科學家的科學人生,以及他引領、參與科學計畫的黃金時期介紹。


當然主軸都是在盧米斯身上沒錯,不過本書還有個讓我眼睛一亮的切入點,那就是一位現在已經很冷門的科幻小說家威廉.理查斯(William T. Richards)是作者珍妮特.科蘭特(Jennet Conant)的舅公,而且他正好是盧米斯位於塔克西多實驗室的研究員之一,至少他在1940年自殺前是這樣沒錯。


連帶我們又發現了一位八卦王,對,理查斯可是把實驗室的內幕與研究內容都爆料在暱名出版的小說Brain-waves and Death裡啦!但這畢竟不是本作的重點,頂多可以說是作者決定寫出這本書的迷人契機罷了,回歸正題,先來解決啥是塔克西多公園。事實上他並不真是公園, 而是二十世紀上半鄰近紐約的超級豪宅區。


作為在經濟大恐慌之前就看準局勢跳出股市,手上有大把現金的超級富翁,盧米斯在裡頭買下宅第、建造住宅兼實驗室,對一個本來就醉心科學研究的聰明人來說,並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選擇。只是站在普羅大眾的立場,現在除了虛構創作外,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屬性會匯集到一個人身上。


先別提現代專業分工越來越細、通才漸不可得,即使對那時代的人來說,商業大賈兼博物學家也已經是十九世紀以前的事了(更別提盧米斯也是名傑出的律師)也難 怪諾貝爾物理獎得主Luis Walter Alvarez會用「最後一位偉大的業餘愛好者」來形容他,這不但是極大的榮耀,也彷彿成為過往某個浪漫時代的喪鐘。


作者大略按照時間表敘述盧米斯的成長過程,還有在那之後的人生階段,並深入挖掘盧米斯這名低調者的諸多面向。這部分當然很迷人,但更吸引我的地方其實在於 那些微妙的八卦(比如盧米斯亦師亦友的科學家伍德在1904年即擅長科學辦案,還協助紐約警方偵辦傷亡超過439人的華爾街爆炸暗,把現場碎片拼回炸彈原 型)。


另外像買了一座小島當渡假地,林子裡面真的什麼都有,光看餐點敘述就口水滿地:「甜蜜角的大廚房飄來了誘人的烤火雞、鹿肉和鴨肉香味,鴨肉所用的沾醬出自 島上出產的苦甜橘子,另外還有卡羅萊納的蝦派,與生蠔一起燉煮的酥脆培根及洋蔥,以及膨鬆的米飯。水晶盤上放著鬆脆的芝麻糖,或是一盤胡桃糖,加上島上樹 木新鮮而酥脆的堅果。」


我連看名人傳記都被食物攻擊呀!(擦口水)


當然本書最迷人之處或許在於富翁兼科學家,自然可以輕輕鬆鬆拿出鉅款進行研究吧。這邊讀來真的會讓人有現實比小說離奇的感覺(沒那麼誇張,但這可是真的)另外閱讀本書可以發現,縱使號稱新大陸的美國,所謂的上流階級一樣自小圈,而且微妙的連來連去都是同一批人。


當然這某方面而言也算早就知道的事啦,可我還是忍不住每看到一次就感嘆一次這樣。然後不用說,盧米斯就出生在這個世界裡,還是其中的佼佼者,堅定意志加上長袖善舞的談判能力,配合大把鈔票,最後改變了很多事。


和我原先預計的不太相同,那就是不計戰前的興趣向研究,盧米斯對二戰戰局的最大貢獻,其實是研發出雷達。二十世紀初期對於許多研究的問題其實在於理論已經 有了,但想實用還是要燒鈔票。問題是這東西真燒起來,個人財庫再豐厚也會迅速燒光,所以當然還是要靠戰爭當動機讓國家出面燒。


只是有點概念都會知道在珍珠港事件前,雖然有智之士都知道早晚美國還是要跳下去打,但其實社會風氣整個就很不想打。加上官僚系統行動遲緩、軍方保守不願改變傳統,整個情況其實就像是輪胎卡在泥坑中動彈不得。而搬開了那塊石頭的,沒錯,正是盧米斯。


沒辦法,羅斯福的戰爭部長是他家舅舅,本人又肯燒鈔票,自家私設的塔克西多實驗室早已聞名世界──當年想得到的大咖科學家如波耳、海森堡、愛因斯坦、費米,還有未來將是諾貝爾獎排排坐的眾多潛力新秀,幾乎全都到過這裡開研討會或參與研究計畫。


所以人脈早就開發好了,時間一到加上愛國氛圍,盧米斯兼大咖科學家好友登高一呼,嚇死人的頂尖人才流立馬滾滾而來 ~(別的不提,趁著麻省理工開研討會,可以釣多少魚進來真令人難以想像,更別提猶太科學家根本是一聽邀約就點頭了)


背景交待得差不多了,回到雷達上來,現在很難想像沒有這東西,但當年就是沒有。盧米斯找來的頂尖的科學家齊聚一堂那時,其實很多人原先根本就不專精這塊, 但無所謂,人家腦袋是頂尖的,以前沒碰過那就從基礎論文、專著開始看吧,總之會懂的(但剛開始開會難免還是雞同鴨講,幸好團隊裡有科學家是業餘無線電狂熱 者)。


摸索摸索著,還有彼岸英國科學家抱著國家存亡的最大希望──國家機密科學成果(其中有著美方雷達研究計畫正好卡著的關鍵技術),漂洋過海而來希望能在新大陸開花結果。這段令我聯想起波蘭送謎密碼機的研究結晶到英國,只不過這回是英國將自家的希望送往了美國。


(另外書裡這段真的很歡樂,負責運送的英國科學家波文帶著裝了『貨品』的超大保險箱進飯店,本來是想要放飯店保險箱,結果塞不下只好改放自己房間床底,連 帶整晚不敢闔眼。隔天要趕赴港口搭軍艦,偏偏前往火車站的計程車說不讓他放後座就不讓放,結果全英國的科學最高機密就這麼綁在車頂上開過大半個倫敦市區。


到了火車站的頭等車廂,波文老兄才終於在不知被誰包下的車廂中,發現原來情治單位一路上都暗中把他保護得好好的,你並不孤單。只是後來上了船,換同行的另 一位科學家考克克勞夫特開始扯頭髮,倘若不幸船沈了,這保險箱是沈還是不沈?嗯,科學計算告訴他當然不會沈,但怎麼可以不沈!於是,手動讓他沈,鑽吧 ~)


雷達系統的發展讓原本橫行無阻的德軍潛艦不再發威,延伸出的飛機、船隻偵測讓戰術更得以發揮,更別提盲著陸系統的開發救助了往後多少人的性命。反而在這之 後的曼哈頓計畫,其實盧米斯除了在最初就主動呼籲一定要搶先德國做出來,而且早在私人時期即自行或贊助、推動諸多重要基礎研究外,實際上並未深入參與,反 而後來雷達和原子彈兩邊還呈現搶人大作戰(畢竟雷達這邊叫過來的幾乎本行都是核子物理學家)。


但無可否認,若非有雷達研究這個大型計畫設立在先且成效極佳,為曼哈頓計畫一早鋪好路,那原子彈可能要延後很久才會現世。雖說以結果論而言原子彈對戰局影 響並不大(先別提德方研究根本搞錯方向,正如諸多意見所言,「原子彈結束二戰,雷達贏得了二戰」)但人類仍舊打開了命運大門,一舉改變世界往後的方向。


戰爭結束後,盧米斯與核心人員毫不戀棧的結束計畫,讓參與研究的龐大人員回歸大學與研究室,也是令人佩服的果斷決定。再這之後有關歐本海默與氫彈的紛爭、盧米斯本人的婚變等等,除了令我感受到人事果然最為複雜外,也不免感到無奈與遺憾。


我不否認作者的筆法非常精簡,對當時的外在環境與研究內容往往只有點到即止,重點主要放在整段過往的交待上(但不容否認的是,有關於爭議事件,作者幾乎都站在盧米斯這邊,甚至刻意淡化處理)。


也就是說對時代背景已經有所認知,而且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應該可以讀得非常開心(反而研究內容只要知道個大概,如我不用全懂也可以閱讀愉快)偶爾一點 小八卦就可以看到心花朵朵開。相對的若是對這段歷史沒啥興趣的話,可能會覺得有點枯燥吧,講白了本書並非把歷史編寫得十分精彩的作品,而是典型那種因為自 己想讀所以就會覺得好看的故事。


審視歷史本身,我們確實常常會發現在特定時間出現對的人就能改變世界。或許沒有這些人發明照樣會出現,但未來的走向也將因此產生巨變。「塔克西多公園:改變二次大戰的華爾街大亨及其秘密科學宮殿」講述的正是這樣一段過去,書中的內容也因這份因緣際會顯得格外迷人。


畢竟想想,有那麼多要素匯集在一個點上,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件事?而且這件事是真的,發生在那個如今已無法重現的往日,並因此閃爍出無比耀眼的光芒。我想正因如此,所以自己才會那麼喜歡閱讀過去的故事吧。




舊站人氣:3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