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1日

剪貼簿裡的謀殺案

翻開前沒料到這部小說會令我如此驚豔,很薄很輕的故事,但很引人入勝。雖然題材、走向和意涵完全不同,但我看著看著有時會想起頭朝下,那本一樣很薄但講述了漫長歲月的小說。只是屬於剪貼簿裡的並非尋求性別認同的人生,而是另一種幽暗的事物……




她們是留在墨西哥的英國家族,殖民時代的遺風。大宅子裡總是有秘密,潛藏在沈默與重覆中。孤兒院是她們的家族事業,來來去去的孩子由女巨人守護。父親的蝴蝶,女兒的兇手記錄,滿屋子的舊物。當失散已久的堂弟再度現身時,不堪回首的陳封往事也隨之浮擾而上……



墨西哥應該是中美洲,但反正還在魔幻寫實傳統勢力範圍內。我提這幹嘛?呃,就有那樣的味道在吧。只能說描述那地區的小說就是這樣,街景、歷史和氛圍描述一下,感覺就自動跑出來了。


當然筆法也絕對有關係啦,剪貼簿裡的謀殺案中那股淡淡的神秘意味總是揮之不去,明明沒什麼奇幻元素,但還是瀰漫著獨特的離奇感。小說那略帶詩意的字句讀來有如細膩動人的吟詠,雖然描述的事物往往沈重,卻寫得十分唯美。


故事由劇情連續的短章節串起,每回後頭都會收錄一則女性殺人犯的記錄或側寫。這是一則幽暗的故事,她沒有令人喘不過氣的打算,只是慢慢導引讀者踏入深不見 底的泥沼。作者珍妮佛.克萊門(Jennifer Clement)不時重覆同樣字句的手法我很喜歡,有一點意識流,但又不至於瑣碎。


有時身為讀者確實不得不承認,好書是有所謂氣場的。讀完一頁就知道合不合拍,一翻兩瞪眼的程度來到留觀察時間也沒用。連帶的,只要感覺對了,甚至根本用不 著開詮釋腦,角色自然而然做什麼都顯得別有意味。就像剪貼簿裡的謀殺案一樣,即使只是女主角在窗戶外的樹枝上,看見被丟棄的芭比娃娃,都顯得那般扣人心弦 又意有所指。


故事本身蘊涵的情感其實相當激烈,但寫得非常非常壓抑。很多段描寫都一針見血得很漂亮,作者鋪陳與收放的水準讓人驚豔。整本書以細水長流的暗示堆砌而成, 用不著讀到最後也可以知道結局走向以及藏在字裡行間的秘密。但知道會發生什麼從來不是文學小說的重點,除此之外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才是 ~(笑)


閱讀時,這本書一直令我覺得自己好像坐在午后豔陽高照下的異國大宅裡頭。沒有空調,但屋子本身就夠冷了。每件傢俱、每樣擺飾上頭都被罩了層薄紗,朦朦朧朧的好像在作夢。但那怕是惡夢也有一天會醒,而且不論美夢噩夢總是都醒得那麼突然乾脆。


幽暗,是我自己為這部作品下的註記,幽暗,清冷,混沌,糾結,然後直接,在燠熱的天氣裡。細數剪貼簿裡的謀殺案,元素其實挺豐富的,後殖民、亂倫、失蹤、 往事、暴力、家族史、墨西哥,還有此類作品通常少不了的秘密與血腥(知道為啥有魔幻寫實味了吧,笑)而且這些都被處理得非常唯美、隱諱,一切濃縮在扭曲的 平靜裡,伴隨一長排濺上紅點的女子嫣然而笑。


是說心得來到最後,我還是要強調論技巧的話,仍舊是頭朝下比較好(畢竟我不希望有人衝著技巧去看,結果最後又在那邊叭啦叭啦什麼不夠好之類讓我火大的話,所以這邊先講清楚)兩者間大概是九十五對八十五吧?(隨便抓個感覺為斷的數字)


不過心得開頭已經講了,兩作的重點與內容方向皆完全不同。之所以會提出來,純粹是衝著那頁數同樣輕薄短小,但故事本身傾訴的秘密卻徹底相反的感覺。當然真要論,剪貼簿裡的謀殺案還是輕上一些,但那是因為頭朝下太威了(不過剪貼簿的題材討喜得多就是)。


總之,我很喜歡這本小說,不論技巧還是情節都展現出頗高的水準又具吸引力,個人非常推薦。畢竟,看吶,糾結在激情之後到來的開放式結局,不斷重播的老歌迴 盪於大宅廳廊之間,墨西哥清晨的聖人日宣告,眾說紛紜的市集,剪貼簿裡埋了好多人,蝴蝶飄然而逝,這回小偷該上那兒去呢?




舊站人氣:9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